Workflow
预制菜羞耻感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丨“现做”一词为何成餐厅烫手山芋 企业首先要消除“预制菜羞耻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1:08
每经评论员 黄博文 西贝"预制菜"风波的影响在业界持续发酵,一些餐饮企业开始自查自纠。9月17日晚,"绿茶餐厅拆掉现 做招牌"登顶微博热搜。媒体报道,位于深圳南山的一家绿茶餐厅,已经悄悄撤下门店外"本店无预制 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连外卖餐具上的同款字样,也被黑色涂料给盖住了。 很显然,企业此举是为了避免在"西贝预制菜"风波下成为关注焦点,预防因宣传与实际不符可能引发的 法律风险。从其商业模式看,绿茶餐厅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大部分食材制备过程外 包,门店仅进行简单操作。这种依赖预制的运营模式与其宣称的"现点现做"存在本质矛盾。 本来,"预制菜"就是现代餐饮发展的产物。为满足连锁扩张与效率需求,餐饮业需要突破"现炒"的产能 瓶颈,追求标准化与规模化。从产业逻辑看,"预制菜"的兴起也是必然趋势。 无独有偶。近日,海底捞多款儿童套餐也开始标注"部分预加工",这当然是在打透明牌。有媒体报道, 河南某县预制菜园区改名为"绿色食品创新示范产业园区",当地官员解释,企业做的不是预制菜,而 是"半成品菜"。这显然是想避开"预制菜"的名讳。 从餐厅到产业园,对"预制菜"三个字的替换与回避,暴露的是企业面对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