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化与协同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居民出行需求不断提升,推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规模达66.03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8 01:26
行业概述 -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是集音频、视频、数据于一体的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络,为列车运行控制、调度指挥、乘客服务和信息传输提供核心支撑 [1][4] - 系统主要由通信电源系统、传输系统、时钟系统、无线调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与调度电话系统等组成 [4] - 行业受益于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信息安全等技术发展,正向智能化、云网一体化方向演进 [1][9] 市场规模 - 2016-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从22.3亿元增长至66.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53% [1][9] - 芯片作为核心零部件,产量从2017年1564.58亿块增长至2024年4514.2亿块,年复合增长率16.34% [6] - 2025年1-7月芯片产量达2945.5亿块,同比增长20.49% [6] 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较2024年同期增加20条 [7] - 运营里程达11210.7公里,较2024年同期增长8.17% [7] - 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 [7] 政策支持 - 2024年5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铁路局联合印发文件,推进装备技术、工程建设、运输服务等技术标准适应"四网融合"发展 [5] -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服务管理办法,要求车站工作人员每3小时至少巡视一次应急设施、乘客信息系统等设备状态 [5] - 政策强调在土建工程、信号制式、供电制式、通信信息系统等方面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标准协调配套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基站建设、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及芯片、印刷电路板、传感器等零部件供应商 [6] - 中游涵盖系统设计、开发、运营和维护等服务环节 [6] - 下游面向铁路(普速铁路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行业 [6] 竞争格局 - 传统铁路市场集中度高,竞争环境相对缓和 [9]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9] - 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国通号、七一二、铁大科技、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等上市企业 [2][9] - 非上市企业包括北京锦鸿希电、北京世纪东方智汇科技、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等 [3][9] 重点企业表现 - 中国通号2025年上半年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营业收入131.85亿元,同比增长0.56% [11] - 铁大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6.25% [12] - 中国通号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集成市场占有率稳固首位,中标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等项目 [11]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实现列车自主运行决策和故障预测 [13] - 绿色低碳:采用低功耗芯片与节能设备架构,结合智能电源管理策略降低能耗 [14] - 集成化与协同化:打破各子系统独立运行壁垒,实现通信、信号、监控等功能深度集成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