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志愿者

搜索文档
“良渚文化像一本书,我们与游客一同阅览”(民生一线·高能量老年人)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22
银龄志愿者队伍构成 - 良渚文化志愿者总队中65岁以上银龄志愿者有77位 服务于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1] - 银龄志愿者人数约占良渚文化志愿者总人数的10% 被团队视为中坚力量[5] - 成员具备多语言能力与专业技能 包括退休援外工作者提供双语讲解 退休空乘培训师提升团队仪态标准[5] 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 - 提供持续90分钟的现场讲解服务 通过生活化话题增强观众互动性[2][4] - 开发剪纸 篆刻 摄影等多元化文化体验活动 由具备特长的银龄志愿者主导教学[5][6] - 承担国际文化交流任务 2019年良渚申遗成功后国际游客参与度显著提升[7] 志愿者培养体系 - 采用"传帮带"培养机制 资深志愿者指导新人理解历史背景而非背诵稿件的讲解方式[5] - 定期组织考古讲座 手工活动 文化沙龙及图书馆开放日等学习活动[8] - 成立银龄小分队组织文化地标考察活动 包括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等新文化设施[8] 运营管理机制 - 对70岁以上志愿者取消志愿时长考核要求 但仍保持高参与度[7] - 团队凝聚力显著 成员表达"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持续服务意愿[8] 社会影响力 - 志愿者海红曾凭年度超2000小时服务时长获"杭州市功勋志愿者"称号[1][4] - 收到游客跨国界正向反馈 如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赠送纪念徽章等跨时空精神认可[4] - 2025年"五一"期间由75岁志愿者主导的剪纸体验活动成功向公众开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