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搜索文档
风险与不确定性交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新挑战与新策略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03:18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 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给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严峻考验[1] - 特朗普的经济金融政策旨在降低美国经济运行成本,稳固美元国际地位,增强美国经济金融霸权[3] - 中美贸易战将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商业银行需从资产配置、客户准入等方面应对信用风险[5] - 全球去美元化和贸易格局重塑可能导致美元贬值趋势加剧,流动性危机风险上升[6]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 市场应主要管理风险,政府应主要治理不确定性,发展出口贸易保险服务是应对全球贸易大变局的有效手段[2] - 银行需坚持研发先行,做确定性的事,包括稳字当头、保持理性业绩增长、建立稳固资产负债表等[3] - 信用风险管控能力直接决定银行稳健经营,需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运用合理方法和模型进行风险评估[4] -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风险识别效率和精准度[4][5] 银行具体实践与数据 - 苏商银行截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服务个人客户7839万户,总资产规模1394.1亿元[3] - 苏商银行2024年末流动性比例达131.31%,远高于江苏省内各类银行99.9%的平均水平[3] - 苏商银行2024年日均超额备付率达4.59%,远高于商业银行平均1.2%的水平[3] - 银行需从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科技赋能提高智能风控能力四方面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4] 金融服务与政策建议 - 不抽贷、不断贷,保持金融服务的稳定性是应对贸易战的关键[7] - 金融机构可提供稳外贸金融服务工具箱,如低息资金专项贷款、专项费率补贴等[7] - 中国需构建支撑内循环的总需求,疏通扩大内需的堵点,提升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6] - 银行应加速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进程,完善智能风控平台,强化与同业机构协同联动[7]
空降!汪明,提名任上海农商行行长!
券商中国· 2025-05-19 07:53
高管人事变动 - 上海农商银行宣布汪明任党委副书记并提名行长、副董事长,占玲灵和张跃红提名副行长 [1] - 汪明从上海银行"空降",曾担任上海银行副行长,分管金融市场、公司业务、资管和风险等业务条线 [1][2] - 占玲灵和张跃红为内部提拔,分别曾任青浦支行行长和金融部总经理 [1] - 上海农商行原行长顾建忠回归上海银行,出任党委书记并当选董事长 [1] 汪明职业背景 - 汪明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在上海银行工作28年,历任多个重要职位 [2] - 2018年晋升为上海银行副行长,分管资管板块,经历资管新规落地和银行理财转型 [2] - 近几年主要分管风险条线,推动上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22年的1 25%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 18% [3] - 强调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注重结构性指标和事前事中不良生成主动工作 [4] 沪上城农银行高管交叉流动 - 上海银行与上海农商行管理层履历有重叠,高管互相"空降"情况常见 [5] - 上海农商行副行长张宏彪来自上海银行,曾任上海银行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 [6] - 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此前为上海农商行副行长 [6] - 上海农商行近期有两位副行长辞任,新管理层格局即将形成 [6] 上海农商行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规模突破1 5万亿元,营业收入65 60亿元,归母净利润35 64亿元(同比增长12 58%) [8]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 9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位居A股上市银行第二 [8][9] - 提出一年多次分红,2024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1 66亿元(含税) [8][9] - 2024年股价涨幅超过60%,位列A股银行板块第二 [7]
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当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快讯· 2025-05-08 02:47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 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强调当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1] - 公司将从业务条线、大类资产、重点产品、重点机构四个维度加强信用风险监测、动态预警和精准处置 [1] - 过去两年公司实现了从注重资产质量总量指标转向关注结构性细项指标 以及从事后风险处置转向事前事中不良生成主动工作的两个转变 [1] 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 - 公司将继续推进强化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工作 [1] - 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专业能力是公司未来重点工作方向之一 [1] - 公司计划推进授信全流程优化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