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高新区(滨江)“滨”纷星期三第二十期银企对接会成功举办
全景网· 2025-09-22 14:3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杭州高新区滨江发改局主办银企对接会 旨在搭建银企交流平台优化金融服务并构建优质营商环境[1] - 活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务模式以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1] - 活动由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与全景网共同承办 为第二十期滨纷星期三系列活动[1] 参与主体 - 两家高新技术企业浩汤科技和糖吉医疗作为代表企业参与活动[1] - 九家金融机构参与包括杭州高新区滨江担保有限公司 农业银行 浙商银行 泰隆银行 杭州银行 宁波银行 兴业银行 北京银行和联合银行[1] 活动形式与成效 - 采用精准对接形式 每家企业拥有50分钟时间进行项目介绍和互动交流[2] - 金融机构通过活动深入了解区域内企业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 为深化合作提供新思路[2] 未来规划 - 区发改局将继续探索多元化高效金融服务模式 为企业提供更便捷贴心服务[2] - 计划让更多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入活动 共同创造合作机会和发展机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
工商银行西安分行落地全市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小微信保易”保单融资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9-05 13:01
政策创新与平台升级 - 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升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 新增"小微信保易"保单融资功能 [1] - 该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提供无抵押担保资金支持 增强企业跨境贸易金融保障和活力 [3] 业务落地与实施 - 工商银行西安分行于9月4日成功发放全市首笔"小微信保易"保单融资 对象为西安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小微企业 [1][3] - 业务实施过程中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陕西省分公司紧密联动 通过投保客户清单精准筛选目标客户 [3] 产品特性与服务方案 - "小微信保易"是专为中小微外贸企业设计的"保险+融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3] - 方案扩大保单融资场景可支持险种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3] 业务规模与增长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末 工行西安分行累计为小微企业投放融资超220亿元 [3] - 同期为小微企业办理跨境结算业务超45亿元 较同期增长24.81% [3] 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 - 此次业务是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实践 响应国家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号召 [4] - 未来将持续深挖小微企业跨境金融需求 优化服务流程 提供高效跨境金融解决方案 [4]
山东宁津 金融“巧劲”撬动消费大市场
金融时报· 2025-09-02 05:34
核心观点 - 宁津农商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场景搭建和服务提升等举措支持地方消费和特色产业发展 截至7月末发放消费类贷款1611户 金额2.57亿元[1] 发放实体贷款余额72.38亿元 较年初增长3.81亿元 增幅5.55%[8] 产品创新与信贷支持 - 宁津县是全国最大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 覆盖近3000家生产企业 占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市场份额 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总产值近140亿元[2] - 针对科创企业抵押物较少的情况 加大"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政策类信贷产品推广力度 截至7月末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等政策类信贷产品60户 金额1.81亿元[3] - 为舒优特健身科技有限公司办理98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 助力其升级数字化生产线[2][3] - 为凯力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核定980万元授信额度 支持其碳纤维自行车生产技术研发 公司年产量达3万辆 销售额1.4亿元[4] - 为安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理990万元"营运资金贷" 缓解其原材料备货资金压力 公司年生产能力达5万台套 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7] 授信服务与覆盖面 - 通过"银企对接+精准授信"服务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开展"地毯式"走访对接 提供综合授信和一揽子金融服务[5] - 截至7月末授信户数达2.36万户 较年初增加3583户 有效授信覆盖面提升2.41个百分点[6] - 发放民营企业贷款218户 金额19.73亿元[8] 产业支持与金融服务 - 建立企业"白名单" 优化服务模式和对接机制 满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企业融资需求[8] - 宁津县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超400家 规模以上企业16家 产品涵盖100多个种类、上万个品种[7] - 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合会诊"机制和"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3][4]
金融服务制造业要乘势而上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政策导向 - 中国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1] - 金融机构需落实政策 为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行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2] 行业景气度 - 6月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50.2% 结束连续3个月收缩重返扩张区间 [1] - 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 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1]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5.2% 创近3个月新高 [4] 融资痛点 - 制造业存在"短贷长用"问题 企业被迫用短期贷款匹配中长期资金需求 [2] - 金融机构倾向发放短期贷款以降低风险 而企业生产周期长渴求中长期资金 [2]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2] 服务创新 - 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契合科技创新需求 技术攻坚资金消耗大且回报不确定 [3] - 需要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投贷联动等服务创新 [3] - 应综合运用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提高金融供给与科创需求匹配度 [3] - 重点支持"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3] 小微企业困境 - 小微企业恢复进程较大中型企业慢 订单不足和市场需求偏弱是主因 [4] - 6月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6.3% 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4] - 部分企业盈利空间受挤压 经营压力较大 [4] 金融支持措施 -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市场化原则下的延期还本付息 [4] - 运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奖励和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缓解现金流压力 [4] - 金融机构积极向企业合理让利 [4]
辽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中国发展网· 2025-05-13 03:2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 - 公司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2条新举措,聚焦解决融资卡点堵点问题,保持政策支持力度不变 [1] - 推动建设"科技金融服务驿站",整合创投、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资源,构建"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服务"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1] 普惠金融与资本市场 - "普惠金融直达工程"引入大数据模型,研发在线测额、线上放款功能,实现企业融资能力精准画像和智能撮合 [2] - "资本市场提升工程"筛选6家重点上市推进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完成23家上市公司全覆盖走访,摸排25条需解决问题 [2] - 公司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资金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