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成果丰硕
中国发展网· 2025-09-26 09:36
作为全国唯一集聚磁约束、惯性约束全路径核聚变研究主流路线的省份,四川正在加快实现双线技术突破,比如,中国环流器系列装置屡创运行纪录、电子 离子突破"双亿度",标志我国核聚变研究挺进燃烧实验。 二是在甘孜打造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观测集群 在稻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高原地区,建设多项科学指标居世界第一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全球最大综合孔径的圆环阵射电望远镜等天文观测设施,运用 射电、红外、光学、紫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多种手段,覆盖从宇宙线观测到对日、对月观测等多对象的全方位天文观测设施集群。 其中,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人类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最亮伽马射线暴,确认首个超级宇宙线源,多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十大科技新闻。 三是在凉山打造全球最深的深地科学设施集群 四川省以工代赈办主任陈亮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进报道 2025年9月2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四川省以工 代赈办主任陈亮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陈亮在发布会上介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抢占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国之重器'。四川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强化 ...
《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将于9月1日在三省一市同步施行—— 立法协同,推动科创协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8-13 23:09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立法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于8月初协同立法通过《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 将于9月1日施行 标志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1] - 《决定》共19条 明确推动长三角成为国际创新网络枢纽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1][3]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 - 长三角已布局上海光源、合肥先进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 拥有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 - 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放28个大科学装置和5.1万台大型科学仪器 总价值超过610亿元 [2] - 通过平台实现创新券跨省通用 超过5000家企业申领 服务金额超过5.5亿元 覆盖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3] 协同创新机制探索 - 浙江省首创"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全省8000多项科技成果纳入成果池 累计免费试用超过2500次 [4][5] - 《决定》吸收该机制 并优化企业出题、"揭榜挂帅"、跨区域建设中试平台等创新机制 [6][7]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新型有机抗菌材料实现量产 研发到上市周期从3年缩短至18个月 [7] 创新产业集群建设 - 普陀区与南京、无锡等8个城市合作 共同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9] - 思必驰科技牵头成立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 成果已应用于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企业 [10][11] - 2024年起三省一市推动建设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