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市场内卷

搜索文档
暑期吃瘪的酒店,把国庆不加价延长到了春节
36氪· 2025-09-28 03:29
酒店行业国庆黄金周市场趋势 - 2025年国庆黄金周假期长达8天 叠加灵活拼假方案最长可休12天 激发多样化出行需求 [1] - 携程数据显示境内酒店搜索热度环比激增400% 机票搜索量同步攀升 [2]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18-29岁年轻人成出游主力 同程旅行平台显示热门线路高铁票大面积售罄 [5] 酒店定价策略变化 - 多家知名五星级酒店推出国庆甚至春节"不加价"策略 包括绍兴新昌尊蓝山居、洲至奢选宁波绿城尊蓝酒店等 [1] - 安吉璞拉那度假酒店推出每晚450+元住双卧套房 周末/国庆/元旦/春节等全程不加价 有效期至2026年06月30日 [5] - 西安钟楼永宁门同派酒店推出轻享双床房套餐 有效期至2026年03月31日 全程不加价 [6] 市场表现分化现象 - 去年国庆假期热门旅游城市酒店入住率和房价表现强劲 非热门地带酒店则相对冷清 存在明显"冰火两重天"现象 [1] - 小红书平台有民宿老板表示国庆收客没有去年好 10月2号以后无人问津 [6] - 飞猪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假期酒店均价同比下降约4.5% 机票均价下降更为明显 [8] 县域小众目的地崛起 - 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成为2025年国庆假期酒店业最大增长点 美团旅行Top5小众目的地为云南昭通、广西防城港等 [10] - 马蜂窝数据显示"十一去哪人少"相关热度环比大涨200% 阿尔山以340%热度涨幅领跑 [12] - 2025年五一假期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翻倍 暑期间夜量增速超一线城市 [12] 酒店价格涨幅案例 - 汉庭酒店(阿尔山新城街店)10月1日大床房价格涨至1608元 同房型日常价仅200元左右 [14] - 九寨沟、伊春、四姑娘山的汉庭酒店价格达千元出头 额济纳旗如家、延吉麗枫达900+元 [14] - 开封艺龙安云酒店同类房型从平日148元/晚涨至国庆1027元/晚 [12] 行业供给状况 - 2024年全国连锁酒店数量达9.33万家 客房总规模近707万间 [15]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酒店2.3万家 接近2023年全年开业量的59% 新增房间约100万间 [15] - 截至2025年9月22日国内现存酒店相关企业241.62万家 其中成立5-10年企业占比32.70% [18] 行业竞争格局 - 酒店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33.52% 新一线城市占比23.42% [18] - 2024年注册酒店相关企业32.01万家 2025年已注册22.37万家 [18] -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酒店为争夺客源开启"亲民路线"和"以价换量"策略 [21] 酒店经营策略选择 - 行业面临OCC(入住率)和ADR(每日平均房价)的平衡抉择 保持高入住率成为提升收益关键 [21] - 实现平衡需要动态调价和差异化定价 市场对调价灵活性要求提高 [21] - 供给增速过快导致价格竞争加剧 与旅游住宿市场供大于需密切相关 [15]
疯狂开店却越赚越少,全球最大酒店巨头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13:13
核心观点 - 锦江酒店作为全球最大酒店集团正谋求港股二次上市,以应对国内业绩下滑及海外业务亏损的双重压力 [1][4] - 公司通过持续扩张维持规模优势但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4%至140.63亿元,扣非净利润暴跌30.32% [10] - 海外业务虽贡献30.8%营收且毛利率达41.9%,但欧洲资产持续亏损,卢浮集团2024年净亏损1079万欧元 [15][17] - 港股募资将主要用于海外扩张及债务重组,但市场对其"输血式"扩张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 [22][23] 公司概况 - 全球最大酒店集团,覆盖13416家酒店(2024年末数据),客房总数超129万间,会员近2亿 [8] - 拥有9个规模化品牌,其中4个品牌门店超千家,涵盖经济型至中高端全品类 [5][8] - 2024年新开1515家酒店,2025年Q1继续新增97家,总规模达13513家酒店/130.9万间客房 [9] - 1994年B股上市,1996年A股上市,现为A+H股上市热潮下最新谋求港股二次上市的消费企业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关键指标: - 营收140.63亿元(-4% YoY) - 归母净利润9.11亿元(-9.06% YoY) - 扣非净利润5.39亿元(-30.32% YoY) [10] - 2025Q1加速恶化: - 营收29.42亿元(-8.25% YoY) - 归母净利润3601万元(-81.03% YoY) [11] - 经营效率下滑: - RevPAR 157.47元(-5.78%) - ADR 240.67元(-11.19元) - OCC 65.43%(vs同行华住81.2%) [13][14] 国内市场策略 - 行业背景:2024年中国酒店总量突破37万家,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战 [13] - 扩张计划:2025年拟新增开业1300家/签约2000家,重点布局低线城市空白区域 [14] - 下沉市场:通过品牌差异化加强薄弱区域覆盖,但面临三四线城市消费力不足的挑战 [15] 海外业务现状 - 资产结构:55个国家1165家酒店,欧洲272家直营店受能源人力成本飙升冲击 [8][19] - 财务表现: - 2024年海外收入42.56亿元(占比30.8%) - 有限服务型连锁酒店净亏损扩大至5689万欧元 [15][16] - 风险敞口:并购积累商誉116亿元占净资产73.56%,持续亏损可能引发减值 [20] - 新扩张计划:与马来西亚RIYAZ集团合作,推进东南亚6国市场开发 [21] 港股上市动因 - 募资用途:海外业务拓展(占比未披露)、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 [22] - 战略考量:通过港股平台提升国际融资能力,缓解欧洲资产债务压力 [18][23] - 市场质疑:当前扩张模式依赖持续输血,需证明海外业务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