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价格指数

搜索文档
国庆“黄金周”酒店价格水涨船高?维也纳均价涨幅超汉庭、如家、麗枫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03:52
国庆期间酒店价格整体变动趋势 - 国庆期间酒店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但不同层级品牌分化显著 经济型和中端品牌普遍实现两位数涨幅 而高端品牌价格逆势下跌[15] - 10个酒店品牌中有8个品牌均价上涨 涨幅普遍在15%-25%之间 维也纳酒店涨幅达32%[15] - 高端品牌希尔顿和喜来登均价分别下跌15.8%和16.5% 与国庆涨价预期形成鲜明反差[16] 经济型酒店价格表现 - 经济型品牌对价格敏感度最高 如家酒店均价从336元上涨至427元 涨幅27.1%[15] - 汉庭酒店均价从355元上涨至428元 涨幅20.6%[15] - 锦江之星均价从282元上涨至355元 涨幅25.9%[15] 中端酒店价格表现 - 中端品牌价格表现强劲 维也纳酒店均价从334元上涨至441元 涨幅32.0%[15][18] - 全季酒店均价从450元上涨至546元 涨幅21.3%[15] - 亚朵酒店均价从607元上涨至718元 涨幅18.3%[15] - 麗枫酒店均价从400元上涨至463元 涨幅15.8%[15] 高端酒店价格表现 - 高端品牌价格普遍下跌 希尔顿均价从1206元下跌至1015元[3][2] - 喜来登均价从1091元下跌至911元[3][2] - 除广州区域外 北上深三地高端品牌价格均环比下滑[16] 分区域价格表现 - 北京市场整体涨幅显著 桔子水晶涨幅23.3% 汉庭涨幅22.9% 全季涨幅14.7% 亚朵涨幅18.6%[21] - 上海市场经济型品牌表现亮眼 如家涨幅24.3% 维也纳涨幅31.9%[22] - 广州市场全面上涨 维也纳涨幅54.1% 麗枫涨幅70.0% 亚朵涨幅47.6%[24] - 深圳市场表现疲弱 维也纳涨幅仅20.8% 麗枫涨幅仅1.9%[24] OTA平台价格差异 - 携程成为涨价最明显平台 整体均价从575.1元上涨至585.7元 涨幅1.8%[19] - 去哪儿网涨幅1.6% 但在上海区域均价582元保持较低水平[19] - 美团保持性价比标杆地位 国庆期间均价583.9元为所有平台中最低[19] - 平台调价策略呈现明显地域差异 北方市场价格上涨强劲 南方市场相对稳定[20] 特定品牌表现分析 - 维也纳酒店表现突出 均价441元较2024年四星级酒店均价419元高出5.2%[18] - 桔子水晶表现相对温和 涨幅仅6.2% 显示其定位更接近高端市场[15] - 麗枫酒店在北京市场出现价格回调 从713元降至657元 跌幅7.9%[21] 高端酒店区域分化 - 深圳高端酒店跌幅最大 希尔顿跌幅16.6% 喜来登跌幅39.6%[16][24] - 上海高端酒店深度回调 希尔顿跌幅31.2% 喜来登跌幅12.6%[22] - 广州高端酒店逆势上涨 希尔顿涨幅9.9% 喜来登涨幅11.4%[24] - 北京高端市场显露疲态 希尔顿跌幅13.4% 喜来登跌幅13.2%[22]
提前预订酒店优惠吗?哪家平台价更高?南都推出酒店价格指数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3:22
行业动态 - 抖音联合华住集团、凯悦集团等推出6折起订房优惠,并发布亿级补贴[2] - 京东正式进军酒旅行业,计划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4] - 京东拥有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与四星以上酒店主力客群高度重合[6]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7] - 2024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7]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同比增长26.4%[7] - 202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计突破1.7万亿元[7] 企业表现 - 携程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73%,净利润同比增长72.08%[7] - 同程旅行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8%,经调整EBITDA利润率达23.4%[7] - 美团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0.9%[8] - 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板块毛利率达87%[8] 价格趋势 - 北京和上海酒店均价普遍高于广州和深圳[11] - 上海喜来登价格最低可到北京同品牌的52.5%[13] - 维也纳酒店在深圳价格最低,7月20日为229元[13] - 多数酒店价格从7月20日到8月1日呈上涨趋势[25] - 喜来登广州价格从947元涨至1207元,涨幅27.6%[25] - 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价格涨幅达31.1%[25] 平台差异 - 高端酒店平台间价差普遍控制在5%以内[18] - 经济型酒店平台价差显著,如北京西单汉庭最大价差78元[23] - 美团和去哪儿在经济型酒店定价整体较低[24] - 深圳希尔顿和喜来登在美团和去哪儿售价更低[20] 预订策略 - 越临近入住日期价格可能更低,与疫情前情况不同[9] - 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可免费取消的订单以便重新预订[9] - 8月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推动核心地段高端酒店价格上涨[27] 竞争格局 - 传统OTA巨头、电商平台、短视频企业形成混战格局[33] - 新入局者短期内难以突破OTA资源壁垒与服务沉淀[33] - 行业将呈现"多强并存、错位竞争"格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