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搜索文档
宋雪涛:为美联储独立性终结做准备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9-03 05:33
核心观点 - 全球化与政治权责边界变革推动发达经济体转向财政主导,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侵蚀,导致长期债券风险溢价上升 [2][4][22] - 2025年杰克逊霍尔会议标志着美联储独立性终结的开始,鲍威尔的鸽派转向实质是政治压力驱动的政策妥协 [4][6][21] - 新宏观经济范式下财政政策成为主导工具,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并沦为财政附庸,加剧滞胀风险 [22][23][32] 货币政策框架变革 - 美联储2025年杰克逊霍尔会议修改货币政策框架,为鸽派转向提供制度性解释,掩盖政治压力驱动的决策实质 [4][6] - 美联储沟通机制持续演变:2000年起每次会议发布政策声明,2011年引入季频记者会,2020年采用平均通胀目标制,独立性仅为相对概念 [9][11] - 鲍威尔任期体现政治平衡术:2018年顶住压力加息,2021年坚持"通胀暂时论",2025年屈服于白宫降息要求 [6][8] 政治施压机制 - 特朗普通过三重施压策略干预货币政策:公开羞辱鲍威尔、利用大楼翻新工程预算超支(从19亿美元增至25亿美元)制造解职借口、针对理事莉萨·库克实施"敲山震虎"式威胁 [13][15][18] - "因故解职"法律漏洞被武器化,迫使美联储理事基于个人生存风险而非经济考量决策,导致理事会分裂风险上升 [18][20] - 政治压力导致联储官员行为异化:理事库格勒提前离任规避风险,莉萨·库克参与会议存疑,史蒂夫·米兰若任命将强化鸽派立场 [20][27] 财政主导范式 - 财政政策从需求刺激转向结构性产业优化,货币政策难以应对供给侧冲击(关税、供应链重组、产业政策),有效性显著下降 [5][23] - 美国财政赤字扩张依赖低利率环境:37万亿美债利息压力成为降息核心动机,货币政策沦为财政融资工具 [13][23] - 财政政策效率低于货币政策,加剧滞胀风险:需依靠需求放缓或生产力提升(如AI技术)化解,但AI目前仅对冲经济下行风险 [23][32] 市场影响展望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2025年预计降息50基点,年内可能降息75基点,9月降息25基点已充分定价 [27] - 美股面临流动性宽松与基本面走弱矛盾:AI叙事需财政扩张维持,若经济衰退将冲击企业资本开支意愿 [29] - 非美市场短期受益流动性扩张,但美元反弹风险可能抽离资金:若美国经济因减税重新加速,弱势基本面市场将受冲击 [32]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谢幕演讲前瞻:拟废除平均通胀目标,重塑美联储政策遗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2:45
美联储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演讲中可能宣布废除"平均通胀目标制",该政策诞生于疫情前低通胀时期,旨在允许通胀超调以补偿历史低通胀 [1] - 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制定于2012年,每五年修订一次,本次修订将重新评估2020年疫情前最后一次调整的政策策略、工具与沟通机制 [1] - 鲍威尔5月已暗示转变,称需要重新评估"通胀缺口"表述,并对平均通胀目标制得出类似结论 [1] 政策调整背景与影响 - 部分观察家认为平均通胀目标制导致美联储在疫情后通胀抬头时行动迟缓,对供应链瓶颈引发通胀暂时性的误判迫使美联储以1980年代以来最激进节奏加息 [2] - 德意志银行美国首席经济学家指出2020年采用的新框架加剧了政策延迟与通胀失控后果,预计鲍威尔将恢复更具前瞻性的政策策略 [2] - 对冲基金Azoria首席执行官呼吁鲍威尔必须承认平均通胀目标制的"谬误",并将其彻底移出政策工具箱 [2] 经济环境变化与沟通机制 - 鲍威尔5月预警未来通胀波动性或显著高于2010年代水平,美国可能面临更频繁且持久的供给冲击 [2] - 美联储将优化政策沟通机制,特别是涉及经济预测与不确定性的表述,投资者关注会否修改包含"点阵图"的季度经济展望报告 [2] - 2020年以来经济环境剧变,美联储的评估将反映这些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