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披露

搜索文档
通裕重工收警示函:存货核算差错致年报失真 7名责任人被追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4:32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收到山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2] - 违规行为涉及会计差错更正导致2022年和2023年年报数据失真 [2][3] - 7名高管被追责包括董事长刘伟 总经理司勇 财务总监杨静 时任董事长黄文峰 时任财务总监高升业 时任董事会秘书李春梅 时任董事司兴奎 [3] 财务问题细节 - 存货核算方法错误及管理不善导致存货账实不符 [2][3] - 公司对2022年和2023年年报进行更正 调减存货和未分配利润 [3] - 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关于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的规定 [3] 公司资产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存货金额达30.96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20.54% [4] - 存货包括钢材和半成品等 直接影响营收和利润指标真实性 [4]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告称生产经营不受警示函事件影响 [5] - 承诺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并完善内控制度 [5] - 计划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提升管理效能 [4][5] 行业经营风险 - 重工行业存货管理复杂度高 对内部控制体系要求严格 [4] - 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时需防范经营管理风险 [4]
部分上市公司2024年财报存在会计处理或财务信息披露错误
人民网· 2025-08-19 05:40
核心观点 - 证监会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总体执行会计准则和信披规则较好 但部分公司在收入确认 长期股权投资 金融工具 资产减值等领域存在会计处理或信披错误 [1] - 证监会将持续跟进问题并加强监管 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监管效能 并针对市场热点难点会计问题加强实践指导 [3]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概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 其中主板3185家 创业板1377家 科创板586家 北交所265家 [1] - 按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 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 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 同时带强调事项段和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8家 保留意见72家 无法表示意见21家 [1] 收入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和成本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核算点价模式下的销售收入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处理销售返利和合同履约成本 [2] 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问题 - 部分公司未正确判断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确认"一揽子交易"方式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 [2] - 部分公司未正确处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 [2] - 部分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时未恰当列示少数股东权益 [2] - 少数股东业绩承诺相关或有对价后续会计处理不恰当 [2]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问题 - 部分公司预期信用损失计提不恰当 [2] - 部分公司未正确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2] - 部分公司未及时就购买少数股东权益确认金融负债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处理存货采购中的价格修正条款 [2] - 部分公司错误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重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 [2] 资产减值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区分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计量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 - 部分公司未恰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2] 其他会计问题 - 部分公司在列报与披露方面存在问题 [3] - 部分公司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存在问题 [3]
19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7大会计处理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8-17 13:16
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主板3,185家、创业板1,377家、科创板586家、北交所265家 [2][6] - 按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56家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35家带持续经营事项段无保留意见、8家同时带两类事项段无保留意见、72家保留意见及21家无法表示意见 [2][6] - 总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良好,但部分公司在收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7大领域存在会计处理或信息披露错误 [2][7] - 证监会将持续跟进问题整改,加强财务信息披露监管并完善工作机制 [4][51] 收入相关问题 - 时段法收入确认不当:部分公司未合理估计履约进度,如土地开发业务因结算差异导致收入成本确认滞后 [7][8] - 点价模式核算错误:金属商品销售中将指数挂钩价格变动误作可变对价处理,未按衍生金融工具准则核算 [9] - 销售返利处理缺陷:实物返利未作为重大权利分摊交易对价,错误计入预计负债而非合同负债 [10] - 合同履约成本错配:工程建造服务中超额成本未及时费用化,或未按履约进度摊销成本 [11] 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问题 - 合并范围判断失误:包括未识别关键事项表决权限制(如65%股权但需2/3通过事项)、错误分割合并项目、海外子公司控制权评估不当 [12][13][14][15] - 商誉确认不合规:分步收购中未在购买日一次性确认商誉,而是分步计算 [16][17] - 或有对价处理错误:业绩承诺相关现金补偿未按金融负债计量,延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19] - 少数股东权益列报异常:处置子公司股权时未按比例调整含商誉的母公司权益 [23][24]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问题 - 信用损失计提缺陷:将有抵押与无抵押应收账款混同组合测算 [25] - 权益工具分类错误:保证收益率的股权回购义务未确认为金融负债 [27] - 衍生工具处理疏漏:存货采购延迟定价条款未分拆为衍生工具或指定为FVTPL [29] - 资产重分类不当: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错误列为持有待售资产 [30] 资产减值问题 - 存货跌价准备不足:定制化产品未按合同价基础计提,过度依赖库龄法 [31] - 预付账款划分不准确:涉诉预付款项未合理判断是否转为金融资产 [32][33] - 可收回金额计量偏差:长期资产减值测试误用重置成本法替代未来现金流折现 [34] - 在建工程减值滞后:司法拍卖项目未及时计提减值 [35] 其他确认与计量问题 - 研发支出资本化不当:客户定制化研发成果控制权评估不充分 [36][37] - 租赁违约金处理错误:未区分租赁变更与选择权重计量,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40][41] - 股份支付税务处理滞后:等待期内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43] - 会计差错误判:维保费用计提方法变更实质为前期差错 [45] 列报与披露问题 - 重要性标准披露笼统:未说明具体科目阈值及确定依据 [46] - 每股收益计算错误:稀释每股收益反稀释性处理不当 [47] - 分部信息缺失:光伏业务(收入占比12%)未单独披露 [48] 非经常性损益问题 - 税收优惠误列:与经营相关的固定资产加计扣除等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49][50] - 金融资产收益未披露:非金融企业二级市场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未单独列示 [50] - 投资性房地产处理不当:非房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未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 [50]
超10次被董事投出反对票,梦洁股份超6000万资金流失仍为追回
环球网· 2025-04-28 01:3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 同比下降20.48% [1] - 归母净利润2488万元 同比增长10.99% [1] 董事会争议 - 董事陈洁对《2024年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投反对票 累计反对次数超10次 [1][2] - 反对理由包括控股子公司大方睡眠的巨额担保风险 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 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及董事薪酬合理性 [1] - 公司回应称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其他7名董事及管理层均确认年报真实性 [2] 子公司大方睡眠问题 - 2021年大方睡眠向法定代表人叶艺峰提供资金6602.73万元 未履行审议及信披义务 [4] - 该款项未收回并计提坏账 叶艺峰仍担任法定代表人 [4] - 陈洁质疑公司及子公司存在制度控制失效 决策程序失误 [4] 费用争议 - 陈洁质疑2024年度销售费用-终端建设费支出合理性 [2] - 公司未对大方睡眠相关质疑做出进一步解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