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施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设施渔业激活老产业:一条虹鳟鱼“游出”生态经济双赢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4:00
设施渔业激活老产业:一条虹鳟鱼"游出"生态经济双赢路 中新网兰州9月23日电 (张瀚之 杨娜 路晓瑛)金秋时节,走进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的现代化温室大棚,一 排排蓝色养殖池里,虹鳟鱼苗在循环水中灵活游动。"差1摄氏度都不行,这鱼娇气得很。""90后"负责 人刘志俊正盯着水温计,这个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的水产专业人才,正用技术给榆中老渔业注入新活 力。 在榆中县,一场围绕"一条鱼"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从三十多年前首次试养虹鳟鱼成功,到如今现 代化设施渔业初具规模,榆中渔业正以科技为引擎、以绿色为导向,走出一条从传统养殖向高效、生 态、品牌化转型的振兴之路。 9月下旬,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的现代化温室大棚,一排排蓝色养殖池里,虹鳟鱼苗在循环水中灵 活游动。杨娜 摄 从零起步:虹鳟试养拉开渔业序幕 2023年,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的闲置温室大棚里,虹鳟养殖试验成功了。"以前流水养殖,一个池子年 产几百斤;现在设施养殖,70立方水的池子能产5000斤,每立方米水就能出80至100斤鱼。"榆中县畜牧 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金海林近日接受采访表示。 20世纪80年代初,榆中县引进虹鳟试养成功,并于1986年突破人工繁殖技术, ...
四川乐山坚持“四个聚焦” 护航渔业高质量发展
水产养殖规模与经济效益 - 乐山市水产品总量达14.6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0.89亿元,其中长吻鮠1.56万吨、鮰鱼3.17万吨、鲤鱼2.3万吨等单品产量居全省第一 [2] - 建成西南最大集中连片商品鱼基地和全国最大斑点叉尾鮰、江团产业基地,优化"名特优"品种结构并创新套养模式 [2] - 统筹205座水库资源(可养水面3150公顷),推广"以渔控藻"生态养殖模式,产量达6083吨 [2] 设施渔业与产业升级 - 建成陆基圆池、工厂化循环水等设施渔业项目30个,养殖水体19.5万立方米,推动传统渔业向集约化、智能化转型 [3] - 整合财政投入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8亿元,培育15家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年产值1亿元以上主体3个、1000万元以上10个、300万元以上15个 [3] - 设施渔业产量5621吨、产值1.2亿元,重点发展加州鲈鱼、鲟鱼、三文鱼等高值品种及"嘉州江团"特色品种 [3] 产业链延伸与投资 - 依托冷水资源建成省级良种场3家、市级苗种场21家,引进3个龙头企业投资9.5亿元实施冷水鱼养殖加工项目 [2] - 推进沙湾鲟鱼产业园精深加工中心和万吨级冷链物流建设,延伸产业链条 [3] 绿色发展与规范管理 - 出台《乐山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清退限养区28户、禁养区8户养殖户,发放养殖证231本 [4] - 投入4323.5万元治理尾水,实施"三池两坝"、人工湿地等工程治理1.2万亩,3.4万亩池塘通过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用水 [4] - 组建药残治理小组,开展执法检查302人次,速检169批次,市级抽检61批次,查处整改问题3起 [4] 联农带农与融合发展 - 流转土地2.8万亩,惠及农户1.2万户,年租金收益25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 [5] - 投入3000万元建设设施渔业4处,作为村集体资产租赁运营,年均收益186万元 [5] - 催生专业打鱼队伍就业568人(人均年收益4.8万元)、饲养队伍3578人(人均年收益2.4万元),依托旅游资源发展餐饮、垂钓等业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