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蛇吞象式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A吸并B”交易,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3:47
9月28日晚间,海联讯、杭汽轮B双双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9月26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吸 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批复》。 【导读】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B获证监会批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又一例"A吸并B"交易即将诞生。 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B获批 根据最新发布的批复,证监会同意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增11.75亿股股份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申 请。该批复有效期为12个月。 证监会表示,本次吸收合并应当严格按照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申请文件进行,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办理相关手 续。 去年10月,两家公司共同宣布,海联讯拟换股吸收合并杭汽轮B,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由于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杭州 市国资委,且该交易或将成为A股公司换股吸收合并B股公司的新案例,还预计构成"蛇吞象"式重组,因此备受市场瞩目。 今年6月,深交所受理了相关申请,还就估值合理性、协同效应等方面发出问询函。今年9月初,相关重组上市事项过会。9月26日证监会 正式批准,标志着该交易进入实施阶段。 一笔"蛇吞象"的交易 资料显示 ...
“A吸并B”交易,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3:29
又一例"A吸并B"交易即将诞生。 9月28日晚间,海联讯、杭汽轮B双双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9月26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批复》。 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B获批 根据最新发布的批复,证监会同意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增11.75亿股股份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 册申请。该批复有效期为12个月。 证监会表示,本次吸收合并应当严格按照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申请文件进行,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办理相 关手续。 去年10月,两家公司共同宣布,海联讯拟换股吸收合并杭汽轮B,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由于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 为杭州市国资委,且该交易或将成为A股公司换股吸收合并B股公司的新案例,还预计构成"蛇吞象"式重组,因此备受市场瞩目。 今年6月,深交所受理了相关申请,还就估值合理性、协同效应等方面发出问询函。今年9月初,相关重组上市事项过会。9月26日证 监会正式批准,标志着该交易进入实施阶段。 一笔"蛇吞象"的交易 资料显示,海联讯是一家从事电力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 ...
光智科技“蛇吞象”并购终止 先导电科上市梦又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3:36
并购终止 - 光智科技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事项 终止原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及部分交易对方未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2] - 该交易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公告后公司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 最大涨幅超400%[2] - 交易终止导致公司股价单日大跌6.6% 新增近两万户股东可能面临损失[2] - 证券部回应称终止原因并非标的资产业绩或质量变化 而是部分交易对方未达成一致[2] - 对于一个月后是否会继续推进重组 公司表示暂时不确定[3] 交易背景 - 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均属同一实际控制人朱世会旗下资产 但公司体量悬殊[6] - 光智科技总资产41.89亿元 总市值约31亿元 先导电科估值210亿元 二者相差6倍[6] - 交易过程中市场对标的公司资产质量与高估值存在质疑[5] - 因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 公司重组报告书草案迟迟未披露 导致股东大会未能如期举行[4] 标的公司情况 - 先导电科前身先导薄膜2022年B轮融资45亿元 创稀散金属材料领域融资纪录[7] - 2022年10月股权转让显示公司估值约137亿元 2021年为业绩高峰 营收17.77亿元 净利润8.23亿元 净利率46%[8] - 2022-2023年营收增长至21.87亿元和28.83亿元 但净利润下滑至4.66亿元和4.11亿元 净利率降至21.3%和14.2%[8] - 在业绩下滑情况下 估值从2022年137亿元增至2024年210亿元 形成"剪刀差"[9] 借壳上市争议 - 先导电科曾多次尝试IPO未果 2024年2月完成上市辅导备案但未提交招股书[10] - 实控人朱世会2019年通过粤邦投资获得光智科技控制权 为此次收购埋下伏笔[11] - 由于交易双方实控人相同 虽属"蛇吞象"式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规避了借壳标准[12] - 行业人士认为此次交易本质是"类借壳" 看中的是上市公司壳资源[12] 上市公司业绩 - 朱世会入主后 光智科技2020-2023年营收从4.15亿元增至10.11亿元 但净利润从0.24亿元降至-2.41亿元[12] - 2024年营收净利润转正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3716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485.96%至-1.59亿元[12] - 行业人士指出公司可能通过赊销实现营收增长 存在较大风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