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追赃

搜索文档
破局虚拟货币追赃难题!上海法院落地 “境内委托香港处置” 模式
新浪财经· 2025-09-23 07:31
面对虚拟货币这一前沿司法难题,上海法院从政策法规和操作路径方面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在上级部门 的指导下,联合多单位,探索"全链条合规、多主体协同"的变价处置机制。 具体而言,人民法院将涉案虚拟货币委托给先行试点的第三方机构处置,第三方机构提供履约担保后, 把境外交易环节转委托给具有资质的境外代理商,并在香港证监会认证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以不 低于交易日前20日均价的价格完成境外处置环节。完成处置后,在履行国家外汇管理审批手续后,资金 结汇转入人民法院案款专属账户,后续依法没收上缴国库或者发还被害人,成功实现 "境内委托、境外 处置、闭环回流"。 智通财经记者 | 张晓云 据上海高院微信公号消息,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全市法院涉刑事案件中虚拟货币变价处置工作 作出规范指引。 日前,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山区人民法院)根据上述指引要求,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的指导和上海市公安局的协同配合下,采用"境内委托、境外处置、闭环回流"方式,成功对9万余枚FIL 币予以变价处置。 在刑事涉财产执行案件里,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一直是维护受损群众利益的关键途径。然而,虚拟货币因 其匿名性、跨境流通性和技术复杂性等特 ...
金融犯罪案件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上海检察机关实行全链条惩治和综合治理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13:04
金融犯罪案件趋势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784件1327人 审查起诉案件1384件2671人 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基本平稳并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1] - 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量降幅明显 但以康养 影视投资等为名义的案件诱导性 迷惑性更强 [1] - 证券犯罪罪名集中 财务造假案件数量上升较为明显 [1] - 贷款 信用卡 保险领域诈骗风险凸显 非法中介扰乱金融秩序 [1] - 境内外"对敲"型非法汇兑案件多发 资金跨境转移追踪难度大 [1] - 虚拟货币成为不法人员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 [1] 监管与执法建议 - 完善执法司法协同 强化行刑衔接配合 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工作机制 [1] - 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 [1] - 加强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的源头治理 开展行业自律组织 行政监管和司法机关的工作协同履职 [1] - 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注重金融风险预警 加强金融风险识别 评估预警和有效防控机制 [2] - 利用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对重点领域加强犯罪预防 [2] - 积极应对潜在的 交叉性的风险 密切关注以金融创新为名实施的非法金融活动 [2] 金融机构治理要求 - 加强机构治理水平 做到审慎依法依规经营 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治理水平 [2] - 强化对创新产品的审核把关 优化金融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2] - 完善产品设计和风险管控 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管理 [2] - 建立离职人员灰名单制度 对重点业务环节和高风险岗位设置严格的监督流程 [2] 跨境协作与消费者保护 - 开展跨境执法司法协作 提升虚拟货币追赃质效 推动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等机制的适用 [2] - 探索建立统一的虚拟货币处置工作规范 [2] - 多方协力配合 加大金融消费者信息保护力度 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标准 [2] - 细化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和处理指引标准 强化行业监管 [2] 上海检察机关创新举措 - 将案件办理与化解风险 追赃挽损 综合治理同步推进 [3] - 探索金融检察履职"上海路径" 实行全链条惩治 [3] - 持续创新金融检察履职模式 依法从严打击严重金融犯罪 [3] - 深化金融领域综合治理 培育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 [3] - 推动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和普法宣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