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危机管理

搜索文档
为什么西贝老板和所有的老板都不听劝
虎嗅· 2025-09-12 09:35
事件概述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针对罗永浩指责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的言论召开新闻发布会 否认罗永浩所点13道菜包含预制菜并宣布起诉罗永浩[1] 预制菜定义争议 - 国家规定预制菜定义与消费者认知存在差异 餐厅认为后厨预加工(如炖肉分盘加热)不属预制菜 而消费者认定非现炒菜品即为预制菜[3] - 人民网研究院2023年7月11日报告显示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与贾国龙声明存在数据矛盾[6] 企业危机应对策略 - 舆情顾问建议企业应以真诚对话换取消费者理解而非对抗 西贝选择纠缠法律定义而非关注菜品口味与价格问题[2][4] - 企业创始人普遍存在拒绝示弱道歉的特质 因拥有过多行业信息与经验导致与公众认知脱节[7][9][16] - 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开放全国370多家门店后厨供消费者监督菜品制作过程 试图通过透明化操作挽回声誉[28] 品牌公关效能 - 危机期间至少三位舆情顾问向西贝提供声明稿与建议均未被采纳 反映品牌公关团队缺乏决策话语权[21][24] - 建立外部专家咨询机制可为CEO提供多元视角 但自信型企业创始人往往拒绝采纳外部意见[26][27] - 西贝计划通过会员分享就餐体验、鼓励消费者晒单等方式发动舆论反击 可能短期提升流量但长期效果存疑[30][32] 行业对比案例 - 小米汽车在遭遇"不懂造车"指责时从激烈辩驳转为平静应对 反映企业应对舆论策略随发展阶段变化[13] - 类似企业家危机事件包括格力董明珠"海归间谍论"及刘强东明州事件 均体现创始人拒绝与基层声音同频的现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