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基础设施韧性
icon
搜索文档
乌克兰狂轰能源设施 俄为何能屡次复原?
搜狐财经· 2025-09-01 04:02
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攻击的影响 - 乌克兰自2024年起增加对俄罗斯能源设施攻击 2024年8月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密集轰炸导致俄罗斯炼油厂停产640万吨 占全国炼油能力17% 相当于每日120万桶产能中断 创单月停产新高[1] - 无人机攻击单独造成310万吨停产影响 并导致俄罗斯占领区及南方地区出现95号无铅汽油短缺[1] - 乌克兰2025年8月针对德鲁兹巴输油管道进行系列攻击 8月21日导弹击中布良斯克地区乌涅恰 导致俄罗斯对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石油供应中断 此为第三次管道攻击事件[2] 俄罗斯能源系统应对与恢复能力 - 俄罗斯能源设施展现快速修复能力 多数设施能在几小时内扑灭火灾 通常在几天内恢复正常生产[2] - 德鲁兹巴管道中断后修复工作仅需五天 过去类似中断通常持续两天左右 炼油厂如伏尔加格勒设施在遭受袭击后一周内恢复正常运作 利珊州设施18天后恢复半数产能[4] - 俄罗斯通过储备能源和替代运输路线将供应中断影响控制在4%至17%之间 匈牙利储备可维持三个月供应 德国施韦特炼油厂因依赖哈萨克斯坦石油供应受影响较小[4] 俄罗斯能源产业韧性支撑因素 - 俄罗斯作为石化设备制造大国能快速调动国内资源进行修复 能源部门具备完善应急机制可迅速应对火灾等突发状况[5] - 持续攻击促使俄罗斯不断升级防空和防御系统 提升无人机拦截能力 26日凌晨成功击落43架乌克兰无人机[2][5] 对欧洲能源供应的影响 - 德鲁兹巴管道中断令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能源供应面临压力 匈牙利威胁切断对乌克兰电力供应并要求欧盟介入 斯洛伐克总理批评乌克兰袭击不可理解 指出该管道10%柴油出口至乌克兰[4] - 攻击波及欧洲能源供应链 但俄罗斯通过替代方案缓解影响 匈牙利确认三个月储备充足 德国炼油厂因多元化供应来源受影响有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