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竞争

搜索文档
突发,广发基金顶流刘格菘卸任广发多元新兴,140%回报基金由周智硕单独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52
基金经理变更 - 广发基金解聘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 其卸任管理近7年的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基金 该基金任职回报达140.03% 是其在管产品中收益最高的一只[1] - 刘格菘离任原因为"工作安排" 公司及业内人士均解释为"正常工作调整" 强调其不会离开广发基金[1] - 接任基金经理为原共同管理人周智硕 刘格菘管理的其他5只基金暂无变更计划[1][7] 基金经理管理现状 - 刘格菘仍在管5只基金 包括广发小盘成长、广发创新升级等 总管理规模达294.63亿元[7] - 其核心持仓延续"重仓赛道"风格 二季度末主要配置赛力斯、圣邦股份、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个股[7] - 在管产品业绩表现分化 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双擎升级A任职回报超100% 但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已出现负收益[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公募行业面临费率改革 基金公司创收承压 基金经理面临降薪压力 "减负"成为行业普遍选择[8] -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卸任潮持续发酵 包括富国基金于洋"清仓式"卸任全部产品 安信基金张翼飞卸任9只基金后离职[8] - 行业从"牌照红利"进入"能力竞争"阶段 私募向机构化转型 个人IP溢价衰减 平台价值凸显[9] 市场影响与考量 - 头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过大导致资产配置与调仓难度增加 刘格菘294.63亿元管理规模引发市场对其管理能力的质疑[8] - 基金公司选择卸任业绩最优基金而非规模更大或业绩疲软产品 引发对规模与业绩平衡考量的猜测[4][8] - 明星经理频繁调整在管产品影响投资连续性 基金公司需优化持仓策略提升业绩以留住基民信任[9]
深度 | 后牌照时代的能力突围:券商私募业务如何赢得未来?
券商中国· 2025-06-04 04:02
行业演进历程 - 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实施,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法律监管范围,允许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开展综合托管服务,券商私募PB业务开始萌芽 [2] - 2014年《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发布,开启登记备案时代,首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获批,至2017年末管理人数量达20289家(较2015年初增长191%),管理规模达19.91万亿元(增长657%)[3] - 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化,量化私募崛起(如九坤、幻方等),券商服务扩展至极速交易、硬件加速、FPGA行情解码等技术领域 [4][5][6] - 2024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强化数据披露要求,推动券商升级私募评价体系,2025年《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程序化交易流程 [7] 券商服务模式转型 - 早期以佣金战为主的通道服务逐步升级为覆盖交易、托管、融资、衍生品、种子基金孵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1][3] - 服务链条覆盖初创期(种子基金、注册备案支持)、成长期(研究、场外衍生品)、成熟期(定制化交易、优先券源)三个阶段 [8] - 头部券商形成差异化优势:中信证券综合能力强,中金公司擅长衍生品/跨境业务,招商/国泰海通托管业务领先,华鑫证券以特色交易系统见长 [9]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托管业务牌照红利减弱,30家具备托管资格的券商面临能力竞争,证监会拟修订托管业务管理办法推动行业进入"能力竞争"时代 [10] - 行业同质化问题在基础服务领域显现,券商需提升合规展业能力(如甄别业务创新与监管漏洞)和生态构建能力(交易/资产配置等领域)[11] - 私募需求升级:跨境投资(QDII、海外衍生品)需求增长,AI技术推动量化私募对算力规模、算法执行等服务的需求 [11][12] 技术驱动服务创新 - 量化私募崛起促使券商投入极速交易系统建设,包括软件加速、硬件加速、FPGA行情解码等方案以降低交易延时 [6] - AI技术应用扩展至交易终端以外的领域,如基金评估、分群经营方案、算法交易服务等,中信建投已设立海外服务团队应对需求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