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权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家族企业传承经验与启示|基业长青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15:18
香港家族企业传承历史与现状 - 香港历经180多年现代经济发展 涌现多代持续经营的家族企业[2] - 2024胡润中国500强企业中42家历史超50年 其中70%来自香港和中国台湾 6家超百年企业全部来自香港[3] - 典型代表包括李兆基家族 包玉刚家族 李文达家族 郑裕彤家族和李嘉诚家族[3] - 香港中华煤气成立于1862年 为最早创业企业 郑裕彤家族1929年起步为最晚[3] - 香港家族企业经历完整经济周期 传承经验较内地更丰富 对内地具有独特参考价值[3] 股权传承方式演进 - 早期采用"一碗水端平"的均分股权方式 镛记烧鹅1942年创立为典型案例[4] - 镛记创始人2004年去世时长子次子各持35% 遗孀及三子女儿各持10%[4] - 股权变更后次子持股增至55%成为最大股东 长子增至45%[5] - 兄弟经营理念不合对簿公堂 2012年法院判决镛记归次子所有[5] - 诉讼导致家族关系破裂 第三代不再往来 企业规模受限仅剩少数店铺[5] - 均分股权方式被证明存在重大弊端 影响企业运营[6] 信托机制在股权传承中的应用 - 新鸿基地产1963年创立 1990年创始人将数百亿元股权锁入家族信托[7] - 信托最初规定不可分拆不准出售 受益人包括遗孀和三个儿子[7] - 因长子与家族经营分歧导致内斗 2010年信托重组43%股权一分为三[7] - 2014年邝肖卿重新分配信托基金才使运营稳定[7] - 李兆基家族通过开曼群岛三家信托实施家族治理[8] - 两子各占50%信托受益比例 每五年根据贡献动态调整[8] - 重大决策需共同签字 单项投资不超过50亿元[8] - 新增家族成员获2亿元成长基金 要求收益10%用于捐赠[8] - 2019年李兆基退休 两子共同担任联席主席 2025年逝世后顺利交接[8] - 郑裕彤家族通过海外信托实现股权控制 管理层变化未影响掌控权[9] - 李嘉诚家族依靠系统信托设计完成资产传承[10] 多子女家庭传承策略 - 利丰集团1906年成立 冯氏家族1972年三代进入时仅持股13.8%[13] - 兄弟以80%溢价收购其他成员股份 实现私有化再上市[13] - 收购过程持续两年 被描述为"人生中最难熬的两年"[14] - 其他分支成员脱离后与企业掌控分支渐行渐远[14] - 李锦记1888年创立 1972年第二代三子理念不合[15] - 李兆南以240万元收购两兄66.7%股权 家族元气大伤[15] - 1984年第三代李文达赠弟40%股权 后以8000万元收购股份[15] - 第四代李惠森曾要求分家 经沟通后回心转意[15] - 企业设立完整股权继承流转和内部激励制度 顺利传承至第六代[15] 管理权传承模式 - 郑裕彤家族虽频繁更换经理人 但家族成员仍担任重要职位[16] - 长子郑家纯一脉:长女执掌瑰丽酒店和周大福珠宝 次子担任新联建联席CEO 三子负责周大福北亚业务[16] - 次子郑家成一脉:长子在周大福工作 次子在新世界中国工作[16] - 包玉刚家族为四女设置五个信托 分别掌控不同业务领域[18] - 大女儿家获环球航运 二女儿家获会德丰与九龙仓地产 三女儿家获贸易生意 四女儿家获金融投资[18] - 信托规定控制权收益权归女儿 管理权由女婿负责[18] - 女婿吴光正遵循儿女各有产业原则:儿子继承会德丰与九龙仓 次女继承连卡佛及时装 长女分配其他资产[18] 隔代传承案例 - 美心餐厅1956年由伍氏兄弟创立 第二代缺乏合适接班人选[19] - 2000年采用隔代传承 第三代伍伟国晋升董事总经理[20] - 2008年伍伟国就任董事局主席 正式接管美心集团[20] 家族治理机制 - 李锦记确立家族价值观:务实 诚信 永远创业精神 思利及人[22] - 家族宪法规定股东必须具有李家血缘 退出股份由公司回购[22] - 家族成员需3-5年外部工作经历才可入职 考核与非家族成员一致[22] - 设立家族委员会作为沟通平台 每季度开会4天[23] - 建立学习与发展平台 家族议会 家族基金会 家族投资公司和超级妈妈小组[23] - 非正式规约要求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 违反者退出董事会[22] - 新鸿基家族邝肖卿作为非企业掌门人成为家族领导人[24] - 两次主导更改信托设计 妥善处理长子身后事[24] 对内地企业的启示 - 企业传承和家族治理需要学习过程 香港已有百年历史积累[25] - 不能照搬西方经验 需结合当地文化传统不断摸索[25] - 股权信托设计加管理权家族与经理人合作成为基本范式[26] - 股权信托保证股权不稀释 经理人合作弥补家族能力不足[26] - 成功传承需要治理有方的家族和正确价值观[27] - 李兆基家族要求收益10%参与公益 李锦记强调思利及人[27] - 传承最终目标是企业发展 财富管理 人才涌现和家族繁荣四者合一[28] - 西方家族三到六代出现各领域人才 香港家族最多已传承六代[28] - 美心创始家族培养出外交人才和企业家[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