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痴呆防控

搜索文档
北京正研究制定应对老年期痴呆行动方案
新京报· 2025-09-19 06:19
北京市老年期痴呆防控体系建设 - 北京市卫健委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应对老年期痴呆北京行动方案 健全防控体系 多措并举预防和延缓疾病发生发展 [1][5] - 确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市级指导单位 20余家三级医院作为市级成员单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基层服务单位 基本建成"市-区-社区"三级五层服务网络框架 [3] - 加强上下联动 制定《记忆门诊专病特色科室建设标准》 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形式联合建设记忆门诊 计划2025年建设不少于20家 2028年不少于60家且实现区级覆盖 2030年不少于100家 [3] 筛查与诊断能力提升 - 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 认知功能初筛纳入规定项目 确保初筛率保持在90%以上 [4] - 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和50岁及以上高危人群提供免费脑健康体检 2025年该项目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4] - 投入专项经费研发快速低成本筛查试剂及AI分层诊断系统 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及精准防控研究"等两项课题 [5] 干预与支持措施 - 利用3至5年时间完善分层分类管理 对初筛正常者提供健康教育 对初筛阳性者开展评估 评估异常者转诊医疗机构 [4] - 到2030年认知功能初筛阳性人群干预指导率不低于80% 疑似认知障碍人群就诊率不低于50% [4] - 开展"黄手环"行动免费发放定位手环等防走失用品 加强心理援助热线建设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4] 社区服务与技术创新 - 探索推动"守护记忆"社区认知训练活动站建设 利用记忆门诊 养老服务驿站等场所开展认知刺激训练 运动体能训练 心理康复等活动 [5] - 积极推动数字疗法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 鼓励开发精准快速低成本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筛查方法 [5] - 2025年活动主题为"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 通过线上科普 线下义诊 记忆集市等多种形式普及防治知识 [2] 疾病背景与挑战 - 老年期痴呆核心表现为记忆 思维 语言等多方面能力进行性衰退 常见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占比60%至70%)和血管性痴呆 [2]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 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2]
中国医生王华丽荣获世卫组织2025年度“促进健康老龄化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4 07:41
当地时间5月23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精神科王华丽主任医师被授予世卫组织"促进健康老龄化 奖"。人民网记者 刘赫摄 世卫组织的获奖介绍显示,王华丽医生参与制定了中国《"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和《应对老年 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与世卫组织合作编写全球痴呆指南和iSupport在线课程。她采 取了一种全程管理的痴呆服务方法,包括编写了在19个省进行推广使用的照护指南和技术实施方案,创 建了将专业支持与家庭支持相结合的社区跨学科服务模式,这些服务模式正在中国27个地区的150个团 队中进行推广。她还率先成立了痴呆照护者支持小组,并于2000年创建了中国首个痴呆医患家属联谊 会。自2006年以来,她在20多个省区市倡导实施认知功能激活疗法。 "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及全世界所有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者的集体褒奖。"王华丽 医生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得奖带来的不仅是喜悦,更是责任。"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得到国家高度重 视,中国《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期待未来与各界专业人士一 起,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老年期痴呆防控事业迈上新台阶。" 人民网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