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医生乱象整治

搜索文档
给“网红医生”治治流量病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01:01
"三招搞定糖尿病""来预约针灸,可根治白内障""点击直播间链接,领取定制中药"……某些社交平 台上,一些所谓的"网红医生",有的打着科普的幌子吓唬病人、推销"神药";有的打着祖传的旗号,自 称包治百病、无所不能;有的号称专家权威,擦边色情、收割流量……这些"网红医生",以治病救人之 名,行流量变现之实,坑害患者、玷污医卫行业声誉、败坏网络生态环境,需要下猛药治治他们的流量 沉疴。 所谓的"网红医生",有些是注册的真医生,有些只是在医院上班的护士或技师,更多的则是冒牌 货、假医生。但在网络平台上,这些人身上穿着白大褂,嘴里飙着医学名词,是不是名副其实的专业医 生,普通网民难以分辨。 互联网诊疗活动,国家严格实行准入管理。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只有具 有相关资质并获主管部门审核的医疗机构,才可以开展互联网诊疗。具有行医资格的医师,需要所执业 注册的机构同意,才能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 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 对照这些规定,不少所谓的"网红医生"的行为, ...
网红医生”被点名,医疗科普不容“挂羊头卖狗肉
新京报· 2025-07-08 11:18
医疗科普行业乱象 - 国家卫健委点名批评部分"网红医生"将医疗科普作为牟利工具,存在违规导医导诊、直播带货、高价开药等行为 [1] - 乱象包括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误导公众,以及通过虚假宣传带货和线下引流 [1] - 典型案例包括自称三甲医院医生推荐虚假特效药,实际为普通中药调配,以及虚假在线咨询引流至线下社区医院开高价药 [2] 行业监管措施 - 国家卫健委将与相关部门联合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力度 [1] - 需要线上线下同步整治,线下问题医疗机构和可疑药品销售乱象需重点关注 [2] - 医疗机构需规范医生线上行为,防止其利用机构名义为伪科普和带货背书 [3] 平台管理建议 - 平台应建立更高准入门槛和健全监督机制,对医生认证需进行实质性审核 [3] - 建议采用AI技术筛查直播内容,对违规行为及时限流或规制 [3] - 鼓励网友监督举报,对问题账号及时纳入黑名单管理 [3] 行业规范要求 - 医疗科普形式可以创新,但不能将科普作为带货和引流的工具 [3] - 医生参与线上活动必须遵守职业伦理,保持医疗专业性和公信力 [3] - "网红医生"首先应确保医疗专业身份,不能为商业利益牺牲职业操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