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文化

搜索文档
以绿色发展助力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新华日报· 2025-07-31 21:55
绿色工程教育改革 - 绿色发展理念正推动工程教育从单一技术赋能向绿色赋能转型,以响应"双碳"目标并培育新质生产力[1] - 高校需建立绿色工程师培养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制定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标准及方案[2] -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保障,需开发匹配的培训课程并强化在职教师激励[2] 课程体系优化 - 将绿色发展理念分层融入通识课(工程伦理)、专业基础课(绿色工程导论)及核心课(碳中和技术)[3] - 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整合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以拓宽学生认知思维[3] - 建立多维课程评价体系(学习成效、教学质量、内容适应性)并动态优化[3]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 搭建"场景化+问题导向"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共建绿色产业学院/实验中心强化实战能力[4] - 推行项目式教学,覆盖项目全流程(设计-实施-评价)以培养自主解决问题能力[4] - 设立绿色工程基金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并联合社区开展节能改造等实践[4] 科研协同与国际合作 - 联合科研院所设立绿色技术研究中心,开设硕博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5] - 建立科研-教学转化机制,将实验室资源与科研成果反哺课程建设[5] - 参与国际绿色技术合作,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国际化[5]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 - 通过绿色建筑、节能系统等硬件设施提供沉浸式教学场景[6][7] - 开展低碳讲座、环保志愿等活动,引导学生组建绿色科研团队[7] - 建设雨水花园等生态载体,全方位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