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

搜索文档
长者医疗券试点再扩容,香港医卫局局长:不会把责任甩给内地
第一财经· 2025-08-29 10:35
政策扩容与覆盖范围 - 香港特区政府扩展"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新增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家三甲公立医院 [1] - 试点计划覆盖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 包括深圳 广州 中山 东莞 珠海 佛山 惠州 江门和肇庆 [1] - 合资格香港长者可在21个服务点使用医疗券支付指定科室门诊费用 惠及超过178万名香港长者 [1] 跨境医疗协作进展 - 医疗券在大湾区服务点数量实现10倍增长 适用范围从深圳市扩展至大湾区九市 [2] - 政策为两地医疗合作立下重要里程碑 体现粤港政府对跨境医疗协作的承担 [2] - 相关部门推进粤港医保对接及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衔接 持续加强沟通合作 [3] 北上就医需求驱动因素 - 香港公立医院轮候时间长 私家医院收费昂贵 普通科门诊预约困难 [2][3] - 香港急性病症需等待3-4周 亚急性等待8周至数月 慢症平均等待8个月到一年以上 [2] - 内地就医可当天问诊 深圳 东莞等城市便捷性显著高于香港 [3] 医疗费用对比优势 - 深圳拔智齿费用为人民币200-2000元 香港需4000港元以上 [3] - 深圳膝关节置换手术约人民币2.5万元 香港私家医院超10万港元 [3] - 香港中医服务如针灸推拿收费达内地10倍 药品售价也显著高于内地 [3] 内地医疗服务提升 - 内地医院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吸引香港患者北上就诊 [3] - 深圳多家医院增加粤语导医 改善口岸到医院交通服务 提供更多便利 [3] - 试点医疗机构设"医疗券专窗"缩短轮候时间 收费项目公开透明并接受两地联合督查 [1] 政策实施与监管机制 - 香港长者凭身份证可在试点机构使用医疗券 配偶额度共享 [1] - 特区政府持续监测评估试点机构运作使用情况 适时检讨计划成效 [4] - 以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原则推展医疗合作 建设健康湾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