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代基金经理
icon
搜索文档
重点来了!中欧基金窦玉明,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18 01:44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体系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强调团队化平台化运作对长期业绩稳定性的支撑作用 并认为人才体系的选拔培养激励淘汰全链条管理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2][3][6]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单一行业、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的判断力并缩小直接竞争范围 [3]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跨岗位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3][5] - 数智化通过数据及研究成果结构化保存 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 在基本面团队辅助判断 在量化团队直接驱动决策 [5] - "三化"协同实现从经验驱动到体系驱动转变 目标是在管理规模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而非依赖概率游戏模式 [3][5]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知识技能、思维方式、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而非依赖单一表现预判潜力 [6] - 培养需20年周期:前10年研究岗位夯实基础 后10年投资实战检验方法论 依赖有经验培养者与理念流程一致性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为目标 每月结合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引导基金经理明确风格定位 [7]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7] - 案例:校招研究员冯炉丹培养为基金经理 其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但公司认为其仍需10年成熟期 [6] 团队化平台化运作优势 - 团队化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流程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 - 中欧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40-50名研究员+30名基金经理) 需覆盖至少500只标的以形成30-50只核心组合 依赖10-20名研究员跟踪支持 [8] - 以研究员平均三年产生一次高质量洞见测算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高质量洞见 需团队协作实现快速流转共享 [8] - 平台化延长基金经理职业生命周期 使其专注擅长领域并借助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9][10] 文化与方法论传承 - 开放互信文化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压力时主动支持 在观点分歧时保持信任 以整体利益为导向 [9] - 统一方法论与代际传承的基金经理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持续积累 [2][10] - "第三代基金经理"概念强调平台赋能下专注优势领域 而非依赖个人全能覆盖 [10]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8 00:16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投研体系建设理念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系统化的人才管理和团队协作实现长期稳定的业绩表现 [1][2][5]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 [4] - 数智化通过量化数据保存历史研究成果 智能化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 实现方法论沉淀与共享 [4] - "三化"协同实现从经验驱动到体系驱动转变 目标是在管理规模大幅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5]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知识技能外 还需考察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6] - 培养周期需20年:前10年夯实研究基础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7]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7]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确保团队健康运转 [7] - 人才管理是全链条循环体系 需贯穿理念 流程与标准 [8] 团队协作与平台价值 - 团队化生产方式可覆盖更广标的 提供更稳定支持体系 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 含40-50名研究员和30名基金经理 [9][10] - 单个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 需强化团队协作促进流转共享 [10] -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专注擅长领域 借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 [11] - 开放互信的文化促使研究员主动支持基金经理 形成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氛围 [11] - 投研团队需通过理念一致 流程清晰 文化稳定的架构 将优质判断转化为长期稳定业绩 [11] 业绩表现案例 - 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7]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7 22:06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体系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体系建设而非依赖个人能力实现长期稳定业绩 [1][2][3][4] - 公司强调人才体系是投研核心竞争力 需通过选拔、培养、激励与淘汰的全链条管理确保团队持续输出高质量投资能力 [5][6][7] - 团队化平台化生产模式能整合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下提升优质投资观点的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支撑更大规模组合管理 [8][9][10]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3] - 数智化通过数据结构化保存和投资思路模型化 实现方法论长期沉淀与共享 模型在基本面团队辅助判断 在量化团队驱动决策 [3] - 三化协同目标是从经验驱动转向体系驱动 在管理规模大幅增长情况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与可持续性 [4]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候选人知识技能 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而非依赖单一表现预判潜力 [5] - 培养周期需20年打磨 前10年夯实研究基本功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6]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确保团队健康运转 选拔培养激励淘汰需形成相互衔接的循环体系 [7] 团队平台化运作 - 团队化平台化能在更大体量投资组合中提供更稳定支持 主动权益团队约80人 含40-50名研究员和30名基金经理 [8] - 单个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 需强化团队协作促进洞见流转共享 [8] - 基金经理依托平台专注擅长领域 借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并创造更大价值 [9] - 健康文化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承压时主动支持 在观点分歧时保持开放信任 形成整体利益导向氛围 [9] 业绩实现机制 - 统一方法论 开放互信文化和代际传承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持续积累 [1] - 优质投资洞见通过体系快速转化为交易决策 在更复杂组合管理中实现可持续业绩表现 [1] - 团队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流程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 - 通过理念一致 流程清晰 文化稳定的组织架构 将投资判断转化为长期稳定业绩表现 [9][10]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7 17:44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投研体系建设理念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体系化支持实现长期业绩稳定兑现 [1][2][3][4] - 公司强调人才体系是投研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建立选拔 培养 激励与淘汰的全链条管理机制 [5][6][7] - 团队化平台化生产方式被认为能提供更稳定支持体系 通过整合研究力量提升优质观点产出效率 [8][9][10]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实现知识高效传递 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提升决策质量与速度 [3] - 数智化利用技术手段将数据及研究成果结构化保存 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与工具 [3] - "三化"协同目标是从经验驱动转向体系驱动 在管理规模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与可持续性 [4]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环节需评估候选人知识技能 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等多维度素质 [5] - 培养周期通常需20年 前10年夯实研究功底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量化打分引导基金经理 [6]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7] 团队化平台化运作 - 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 含40至50名研究员与30名基金经理 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至30个 [8] - 平台化生产方式能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9] - 文化建设强调开放互信 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业绩承压时主动支持 形成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氛围 [9] - "第三代基金经理"概念强调依托平台赋能 专注擅长领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 [9] 业绩表现案例 - 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