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站城一体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南沙站预计2028年2月底竣工 1小时通达大湾区多个城市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07:44
据悉,南沙站站房采用"高架候车(深江铁路)+线下候车(南沙港铁路)"形式。深江铁路采用东西两 侧腰部进站模式,旅客流线为"上进下出";南沙港铁路则采用线下进站模式,旅客流线为"下进下出", 此举能够提升站内空间的利用效率和旅客出行体验。 根据规划,南沙站将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肇顺南、中南虎城际,贯穿地铁18号 线、15号线和4号线复线,将进一步织密大湾区"高铁—城际—地铁"多层次交通网络,让南沙站成为大 湾区交通枢纽关键节点。 近日,"广交易"数字交易平台发布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广州南沙站等工程中标公示。公示显示,广州南 沙站项目计划于2028年2月29日竣工。 南沙站位于南沙区珠江街道,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广州市客运枢纽"五主四辅"重要辅助站,站场远 期规划14台29线,规模将超过广州白云站(11台24线)。南沙站紧邻南沙枢纽区块,将打造站城一体、 产城融合的未来城市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站的建成将极大缩短大湾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实现1小时有效通达深圳、珠海、 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大湾区主要城市,助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
壹探轨道|济南轨道交通千佛山站TOD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
齐鲁晚报· 2025-08-05 09:23
项目建设坚持"保泉优先",团队创新设计了地下水导流方案,在基坑东南侧施工32口汇水井,将迎水侧的地下水引入内侧管涵,再通过西侧预设的25口排 水井,将水顺利疏导回原始地层。这一精巧设计,既确保了工程进度不受地下水影响,又有效保护了珍贵的城市泉脉,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 共生。 基坑开挖见底,为千佛山站TOD项目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规划,项目将运用"站城一体"开发模式,通过地下与地铁系统高效融合、地 上集成多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区域空间利用效率,为泉城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集约的出行与生活消费体验,为"轨道上的美好生活"蓝图增添浓墨重彩的 一笔。 近日,济南轨道交通千佛山站TOD综合开发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项目基坑工程开挖见底。这一关键进展,标志着该项目正式从地下开挖阶段转入 地基工程结构施工阶段,为后续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千佛山站TOD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体量庞大,基坑东西长约298米、南北宽约205米,最深达19米。所处区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从坚硬沉积岩到软弱 变质岩交错,叠加临近地铁4号线千佛山站、经十路主干道及周边居民区的严苛安全要求,都给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复杂 ...
疯狂补短板,一个“超级枢纽”城市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3:07
深圳交通枢纽建设进展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2航站区进入报批前公示阶段,第三跑道已亮灯并进入收尾阶段 [1] - 福田客运站停运并启动升级,计划年底焕新回归 [1] - 西丽高铁新城规划首次披露,将建成全市最大高铁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 [1] 深圳交通现状与挑战 - 深圳北站2023年高铁客流1.16亿人次,总客流2.7亿人次,日均客流达设计量的两倍 [2] - 深圳北站规模仅11台20线,远低于国内前20大高铁站 [4] - 深圳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6148万人次(全国第四),但仅1座航站楼和2条跑道,超负荷运转 [4] 重大交通基建项目 - 西丽站规划13台25线,引入4条铁路和2条城际铁路,总投资371亿元 [5] - 深圳机场三跑道投运后年保障能力将提升至8000万人次,新航站楼和东枢纽计划2027年建成 [5] - 2035年深圳机场目标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 [5] 区域交通网络规划 - 深圳联合香港推进港深西部铁路、北环线支线规划 [8] - 广东省加快广深第二高铁前期工作,推进深江铁路和深珠通道研究 [8] 站城一体化与TOD模式 - 西丽站采用TOD 4.0模式,构建地下2层、地上3层的立体慢行网络,实现站城一体 [10] - 深圳机场东枢纽整合航空、高铁、地铁等设施,中转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10] - 西丽站探索枢纽与物业开发一体化经营,打破传统红线界限 [13] 枢纽经济与区域联动 - 西丽站靠近南山科技园、西丽湖科教城和留仙洞总部基地,支撑高新企业和总部经济 [20][22] - 深圳规划建设"世界级临空经济带",整合机场、会展中心和大前海现代服务业 [19] - 深圳目标通过枢纽增强深港合作和大湾区一体化,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