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保险防灾减损

搜索文档
险企多种科技手段应对“桦加沙”
证券日报· 2025-09-24 16:41
中国平安旗下的产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等多家公司快速协同,部署多项巨灾防御与应急响应方 案,截至9月23日15时,平安产险提前72小时向潜在受灾客户发送预警信息与防灾指引,累计覆盖超 2000万人次。 同时,太保产险联动相关机构开展专属救援资源筹备工作,通过三级资源梯度补给体系,所有专属救援 资源在台风登陆前24小时内部署至指定区域,灾时将根据应灾救援开展情况,随时驰援受灾区域。该公 司还组建了一体化防灾应灾服务团队,建立客户服务、应灾支援、专业队伍、科技提效全流程风险减量 服务通道,全员严阵以待。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经常收到合作险企的灾害风险 预警。近年来,保险公司通过数字化渠道,在台风、暴雨等灾害来临前,精准推送防御指南、风险点提 示和应急建议。这种预警机制已成为行业常态,显著提升了风险应对的前瞻性。面对巨灾风险,保险行 业从传统的"事后理赔"全面转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灾后快赔"的全链条风险减量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科技手段的应用将大幅提升险企防灾减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降低险企赔付支出、改 善承保利润的同时,推动险企从损失补偿者向风险管理者的角色升级。 ...
台风“蝴蝶”来袭,致灾风险谁来化解
北京商报· 2025-06-15 12:07
台风"蝴蝶"影响与保险业响应 - 台风"蝴蝶"于6月13日登陆海南东方市,成为2025年1号台风,虽生成时间较晚但破坏力强,导致海南、广东、广西遭遇强风暴雨及次生灾害[1] - 广东、海南、广西三地保险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科技赋能风险减量和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应对灾害[3] 科技赋能灾前防御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启动理赔应急处理预案并开通绿色通道,运用AI、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提升风险识别与减损效率[4] - 太保产险湛江中心支公司依托"太・AI"风险预警平台与GIS系统精准锁定高风险区域,向客户推送预警信息[4] - 平安产险海南分公司使用平安鹰眼系统、理赔中台等科技手段,截至6月12日18时已完成对主要企业、重大工程的风险勘查[4] - 科技赋能使保险业从"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构建"预警—响应—减损"全链条防护体系,提高风险减量管理效率[5] 理赔服务创新 - 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在台风登陆前启动快速预赔机制,向养殖户支付海洋牧场养殖综合保险赔款143万元[7] - 太保产险海南分公司在台风影响后第一时间赴乐东黎族自治县核查芒果园受损情况,确认8.84亩受损面积并支付赔偿2.42万元[7] - 保险公司在绿色理赔通道中跑出"加速度",实现"风还没停,赔款就到"的高效服务[6] 保险产品覆盖范围 - 财产保险类中车险、农险、火灾及其他灾害保险等通常承保台风损失,但部分保险条款将台风列为除外责任[7] - 人寿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通常对台风导致的死亡或伤残承担赔付责任[7] - 农业保险中的指数类保险产品可根据投资信息直接判定赔偿责任,无需被保险人报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