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债信用增进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金融》|完善科技创新债券信用增进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9-12 05:22
科创债信用增进的必要性 - 科技型企业处于成长期 盈利能力不稳定 财务指标难以达到发债标准[1] - 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运营 资产主要为专利和技术等无形资产 抵押物不足[1] - 信用增进解决债券融资准入问题 使债券达到AAA级标准 降低票面利率节约融资成本[1] 科创债信用增进现状 - 形成政策+市场+央地协同+关联企业担保的多维度增信模式[2] - 政策性工具通过创设风险缓释凭证为科技型企业增信 已在江苏安徽等地支持多家企业[2] - 市场化增信由高评级信用增进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提供直接增信[2] - 央地协同采用分层增信担保模式 全国性机构提供100%担保 地方机构提供反担保[2] - 关联企业担保由控股股东和地方国有企业直接提供增信[2] 增信率数据表现 - 2025年5月7日至8月7日发行科创债685只共计8780.01亿元[3] - 有增信担保的科创债仅57只共计223.32亿元 增信率2.54%[3] - 第三方专业机构增信担保的科创债29只共计115.63亿元 增信率1.32%[3] - 同期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增信率6.88% 第三方增信率1.79%[3] 增信担保机构参与情况 - 参与机构包括信用增进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 涵盖全国性和地方性机构[4] - 机构按各自产品政策和风控标准开展支持 形成多层次信用增进体系[4] 民营科技型企业支持 - 风险缓释凭证支持江苏安徽山东等多地企业 如中债信用增进创设30%风险缓释凭证支持5亿元绿色科创债[5] - 央地协同分层担保支持北京陕西广东等地企业 如中债信用增进全额担保配合西安担保集团反担保支持4亿元科创债[5] 信用增进面临的难题 - 缺乏对增信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政策安排 地方机构缺乏积极性[6] - 科创债增信担保专业人才不足 需要复合型人才了解金融行业技术和政策[7] - 机构存在城投项目路径依赖 对科创债审核逻辑认知不足[7] 完善信用增进机制建议 - 探索组建科创债增信担保联合体实现风险共担[8] - 创新信用衍生工具应用 研究创设一揽子科创债信用衍生工具[8] - 拓展交易型增信模式至科创债领域[8] - 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采用差异化增信模式[8] - 建立科创债绿色通道 简化审核流程[9] - 将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纳入合格反担保物[9] - 建立地方政府牵头的科创债风险基金 提供贴息和补偿[9] - 对支持科创债发行的市场主体进行奖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