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扩容

搜索文档
小红书扩容,要做社区的社区?
乱翻书· 2025-07-15 09:42
小红书战略转型 - 公司近期将slogan从"你的生活指南"更新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 标志着从实用工具向兴趣社区的全面转型 这是自2013年以来第六次品牌定位调整 [1] - 内部定位上 明确区分"社区"与"平台"的本质差异 强调反规模效应 日活超1亿仍坚持社区属性 在互联网行业属罕见案例 [2] - 外部传播上 通过更宽泛的"生活兴趣"定义吸引非核心用户 同时强化"真诚分享"的社区边界 维护独特氛围 [4] 用户行为演变 - 00后城市大学生群体使用频率已超越微信朋友圈 成为重要自我展示平台 旅游搭子等新型社交模式兴起 [7] - 用户路径呈现阶梯式转化:搜索工具→内容浏览→互动评论→持续发帖 最终转化为核心用户 [7] - 创作动机从"有用性"转向"兴趣表达" 失败经历、情感记录等非实用内容占比提升 形成情感连接新场景 [11][12] 社区扩容策略 - 三维度扩容框架:内容从攻略教程扩展到娱乐表达 人群从精英用户扩展到普通兴趣群体 场景从购物旅行扩展到全兴趣覆盖 [16] - 采用"包含式扩容"逻辑 新内容需能兼容既有内容 形成美妆→生活方式→兴趣社区的递进扩展路径 [18] - 运营方法论为"一横一纵和上下探":纵向挖掘用户核心需求 横向判断趋势持续性 上下探考察城市层级差异 [20] 垂类社区竞争格局 - 呈现"虹吸效应" 通过图文基础结构承接多样化需求 男性用户通过家居/旅行等入口进入后自然拓展其他兴趣 [24] - 直接冲击垂直社区:OC创作群体迁移 体育等新赛道快速建立 某垂直APP广告收入腰斩 [26][27] - 但存在服务深度瓶颈 重度爱好者的专业需求仍需垂类社区满足 平台需平衡广度与深度 [29] 产品本质定位 - 核心差异在于"人的集合"而非"内容集合" 通过生活兴趣连接多维需求 打破垂直领域界限 [22] - 成功要素在于维持价值主张独特性 日活过亿仍能保持社区连接感 形成差异化用户心智 [29] - 历史发展轨迹清晰:海淘工具→购物社区→生活方式平台→兴趣社区 每次转型均包含前序定位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