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回收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瞄准国际电池回收市场
36氪· 2025-09-02 10:57
行业背景 - 中国"新三样"出口2023年首破万亿元大关 带动电池产业出海浪潮[1] - 中国拥有全球70%电池产能 超过1/4用于出口[1] - 欧盟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要求生产者承担回收责任[4] 市场差异 - 中国废旧电池属于资源市场 可交易买卖并逐级加价[1][8] - 欧美废旧电池属于补贴市场 需要付费处置且政府提供补贴[1][8] - 欧美人工费用 电力成本和化学品价格远高于国内 部分品类价格达国内数倍[8] - 中国电池循环产业链已实现完整闭环 欧美产业链暂未闭环[8] 技术优势 -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电池制造方 在回收技术方面具有先发优势[1] - 更清楚电池生产主体 制造工艺与材料构成 能精准解决回收技术问题[1] - 技术服务覆盖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3] - 为不同类型电池和原料定制回收解决方案[3] 企业战略 - 定位为技术服务商而非回收厂 提供"技术+完整产线+关键材料+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3][4] - 海外客户数量已达国内3倍多[4] - 通过技术服务建立合作 再探讨合资等深度合作形式[9] - 在西班牙建设年处理量6000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工厂 投资规模达千万欧元[11] 业务布局 - 已在亚太 欧洲 北美 中东等十余个国家开展业务[11] - 为十余家能源领域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服务[11] - 执行项目超过60个[11] - 欧洲市场为重点市场 同时围绕电池装机本地化逻辑进行全球布局[12] 资金支持 - 已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重点投向海外项目合作与核心技术研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