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海外发行
icon
搜索文档
多点开花、添薪蓄力!电影市场持续“沸腾” 从“新”出发中国故事扬帆出海
央视网· 2025-09-01 08:04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8月31日13时53分 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总票房达392.3亿元 观影人次超9.09亿 均超2024年水平 [1] - 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 [8] - 暑期档总票房已超过2024年同期水平 160余部影片上映 [8] 国产片主导地位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 头部影片数量和票房占比均占据主导地位 [3][8] - 上半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25部 其中国产影片占16部 [8] -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约154.5亿元 春节档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5] 内容供给与口碑 - 影片类型覆盖历史、动画、喜剧、动作等多元题材 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3] - 2025年暑期档多部影片网络评分均在8分以上 被誉为近10年来口碑最佳暑期档 [13] - 《南京照相馆》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13] 创新商业模式 - "电影+零售"跨界联动成为新增长点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前与超30家品牌合作 覆盖汽车、游戏、潮玩等领域 [12] - 影片上映首日周边销售额破700万元 盲盒产品出售超300万只 [12] - 2025年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15] 文旅融合效应 - "电影+"联动举措带动文旅融合发展 "中国电影消费年"推出促进关联消费举措 [10] - "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多点开花 票根产生消费链式反应 [10] 海外市场拓展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总票房突破154.4亿元 海外票房超4亿元 获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等荣誉 [17] - 《封神第二部》海外发行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在北美、欧洲地区热映 传递正确二战史观 [19] - 主流商业电影将海外发行纳入常规计划 多部影片在国际市场取得显著成绩 [18]
《哪吒2》英语配音版再“战”海外,杨紫琼加盟献声
齐鲁晚报· 2025-07-10 08:30
影片上映信息 - 英语配音版《哪吒2》将于8月22日在美国等英语国家上映 [1] - 英文配音版本由华人影业携手好莱坞知名电影公司A24联合发行 [3] - 影片将以IMAX和3D等全格式呈现 [3] 票房表现 - 《哪吒2》在中国大陆上映153天 全球总票房超159亿元 [1] - 影片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 观影人次冠军 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 非英语影片历史票房榜首 全球影史票房总榜前五 [1] - 英文字幕版在北美上映后连续两周位列当地票房榜前五 截至2月17日北美票房破830万美元 远超《哪吒1》的370万美元成绩 [1] 配音阵容 -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杨紫琼确认加盟英语配音版 [1] - 杨紫琼表示参与该片是分享中华文化魅力的机会 [3] - 杨紫琼具体配音角色尚未公布 可能为殷夫人 [3] 市场策略 - 北美观众不习惯外语原音配字幕电影 英语配音版有望提升票房 [3] - 英语配音版将登陆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影院 [3] - 近期将发布英语配音版预告片 [4]
上影节观察|《哪吒2》的遗憾: 出国“闹海”准备不足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07:25
票房表现 - 《哪吒2》全球票房达159.06亿元人民币(约21.93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约6400万美元,预计最终超1亿美元,有望成为国产影片海外票房第三名,仅次于《卧虎藏龙》(2.13亿美元)和《英雄》(1.49亿美元)[1] - 北美市场最高单日票房占比8.1%,上映影院最多达945家,但同期《美国队长4》凭借迪士尼发行优势在北美斩获2亿美元票房,海外票房2.15亿美元[3] 海外发行挑战 - 时间紧迫:东南亚发行因宣发准备不足和盗版资源传播受限,北美发行从签约到上映仅两周,需完成分级、宣发策略等极限操作[2][3] - 文化差异:意大利发行需配音并调整宣传内容以适应当地观众理解,动画电影中特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需额外解释[5] - 发行策略滞后:中国动画电影通常待内地定档后才启动海外版权谈判,而好莱坞电影提前两年布局国际市场[4][6] 行业现状与建议 - 国内电影市场长期依赖本土票房,忽视IP衍生授权和海外市场收入,需摆脱路径依赖[5] - 动画电影因制作周期长且文化壁垒较低,应更早布局国际市场,同步规划翻译、宣推及衍生品[6] - 国际发行专业度不足:当前公司多由1-2人处理全流程,缺乏成熟分工模式,需建立专业发行团队以提升资源投入和效率[7] 对标案例 - 迪士尼成功因素包括提前1-2年定档、分国家定制发行策略,以及衍生品与票房联动营销,中国动画电影目前难以复制[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