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25 08:00
该研究通过对两个老标本的新发现,揭示了 哺乳动物颌关节演化的新证据与驱动假说 哺乳动物的 颅 - 颌次生关节 由齿骨髁与鳞骨关节窝构成,取代了 " 爬行类 " 中由关节骨与方骨组成的原始颌关节 (后者在哺乳动物中演化为中耳听小骨中的锤 骨 - 砧骨关节) 。这一转变长期被视为哺乳动物的关键鉴定特征甚至是定义特征,代表了脊椎动物演化中的一次重要创新。 2025 年 9 月 24 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毛方园 、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孟津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 毛方园 、四川自贡 恐龙博物馆 江山 作 为共同第一作者 )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diverse jaw joints in mammaliamorphs ( 哺乳形类动物中不同 颌关节的趋同进化 ) 的研究论文。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报道了两种具有新型次生颌关节形态的兽孔目动物化石标本,为哺乳动物颌部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第一个是 川南多齿兽 ( Polistodon chuannanensis ) ,这是一种中侏罗统 ...
自然界的“远房亲戚”:千万年前,大家都有同一个“妈”丨致敬母亲节
南方农村报· 2025-05-10 07:35
自然界生物的亲缘关系 - 鲸鱼和河马在5400万年前属于同一祖先 现存动物中与鲸鱼血缘关系最密切的是河马 [12][13] - 鲸鱼妈妈通过浓稠乳汁进行水下哺乳 河马妈妈则表现出强烈的护幼行为 [14][15] - 两者护幼时的攻击性行为高度相似 尽管分别生活在咸水和淡水环境 [16] 对虾和鼠妇的演化关联 - 鼠妇与虾蟹具有共同祖先 均源自水生环境 [19][20] - 鼠妇适应陆地生活后仍依赖潮湿环境 其脱壳方式与虾蟹相同 [21][23] - 鼠妇妈妈通过特殊育儿所保护幼崽 幼崽自带防水外壳并能回收粪便补充钙质 [22][24] 鲎与蝎子的古老亲缘 - 鲎自奥陶纪(约4.5亿年前)出现 现存近亲为蝎子、蜘蛛等螯肢类生物 [27][28][29] - 鲎妈妈保持4.5亿年不变的产卵习性 蝎子妈妈通过背负幼崽和毒针防御保护后代 [30][31] - 鲎血液含铜离子呈蓝色 在医学领域具有检测细菌毒素的特殊价值 [32] 海牛与大象的演化分支 - 海牛和大象源自5000万年前的非洲兽总目近蹄类祖先 [35][36] - 两者均保留用肢体护住幼崽哺乳的行为 海牛换气动作类似大象托幼过河 [38][39] - 现存海牛目与长鼻目(象)为平行演化分支 已灭绝近亲包括重脚目和索齿兽目 [37] 鳐鱼与鲨鱼的平行演化 - 鳐鱼和鲨鱼同属软骨鱼纲板鳃亚纲 具有相同的软骨结构和板状鱼鳃 [44][45] - 鳐鱼妈妈通过卵鞘保护后代 部分鲨鱼种类存在子宫内胚胎竞争现象 [47][48] - 幼崽均需分泌尿素维持体液平衡 该生理特征保留了三亿年未进化 [49][50] 生物演化的核心规律 - 现代DNA技术揭示形态差异巨大的生物可能具有共同祖先 [56] - 环境适应导致同源物种分化 但母性护幼行为常被保留为DNA核心技能 [57][58] - 生物通过脱壳补钙、子宫内竞争等多样化策略实现优生优育 [57][58]
为什么说多数创新都是“睡美人”?| 红杉Library
红杉汇· 2025-05-08 15:21
核心观点 - 颠覆式创新往往在早期阶段毫不起眼,且常出现在其时代之前,因认知局限、技术瓶颈或时代错位而沉寂数百年,直到被特定契机唤醒并重塑世界 [2] - 创新并非依赖个别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概率、环境和偶然性的共同产物,唤醒"睡美人"需要耐心、发现力及打破边界的勇气 [2][11] - 创新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内在特征,更取决于其诞生的环境与时代背景,这一规律适用于自然进化与人类文化创新 [6][12] 自然界的创新案例 - **草类的延迟成功**:草类起源于6500万年前,但直到2500万年前才成为优势物种,其进化出的木质素、二氧化硅防御机制及节水代谢能力在早期未被环境充分利用 [5][6] - **其他生物延迟爆发**:蚂蚁分化延迟4000万年(1.4亿年前起源,1万多种现存物种),哺乳动物繁荣推迟3500万年(1亿年前起源,6500万年前爆发),咸水蛤蜊科等待3.5亿年才分化成500多个物种 [7] 人类文化中的创新模式 - **被忽视的突破**:雷达技术、孟德尔遗传定律、维米尔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心脏起搏器(19世纪末发明,20世纪50年代应用)均为典型的"睡美人"案例 [10] - **创新与环境的互动**:创新的价值由环境定义而非内在品质,如新基因的功能取决于其诞生后的世界需求,人类专利的商业价值亦受时代条件制约 [12][13] 创新方法论 - **长周期视角**:进化以小步积累而非飞跃实现突破,每一步创新需被保存并等待环境匹配,类似地,人类应记录日常灵感以应对未来需求 [13] - **跨界思维与技能培养**:通过跨领域学习激发创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等长期技能,以在时代转折点捕捉"觉醒时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