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

搜索文档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
中国环境报· 2025-08-10 23:1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历史沿革 - 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奠定现代化绿色基础 包括兴修水利 植树造林 防治水土流失等工作[2] - 1973年首次确立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 为规划指导提供原则基础[2] - 改革开放后"六五"计划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1986年首部专项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出台[3] -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美丽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目标[3] 规划方法论与经验总结 - 坚持理论创新 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规划制定 推动实践与制度创新[4] -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不同时期生态问题明确时间节点任务与破解途径[5] - 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增强政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6]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路径 - 推动全领域转型 加快能源 工业 交通运输 城乡建设 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7] - 推动全方位提升 重点建设美丽蓝天 美丽河湖 美丽海湾 美丽山川 打造美丽城市和乡村[8] - 推动全地域建设 统筹西部开发 东北振兴 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 实现全域覆盖[8] - 推动全社会行动 建立生态文化体系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构建多元共治环境治理体系[9] 当前规划阶段与目标 - 正处于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键时期[1] - 需准确把握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要求 确定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1] - 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