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水患”化“水利”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 结出乡村振兴“共富果”
央视网· 2025-08-21 08:3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安徽省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将4000多亩传统小麦水稻种植转为芡实等水生作物种植[1][5] - 芡实亩产达600斤 亩均年产值超6000元[5] - 产业转型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实现[5] 水生作物种植特性 - 芡实为水生植物 分为带刺品种(刺芡)和无刺品种(紫花苏芡/光头强)[7] - 种植基地采用人工采摘方式 需穿戴防护装备处理带刺品种[7] - 果实需经剥壳取籽加工后才形成市场流通的芡实产品[7] 区域环境治理成效 - 阜南县通过庄台改造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人均居住面积从不足10平方米大幅提升[9] - 实施水电改造 污水管网铺设和道路建设 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9] - 四川宜宾建设91公里长江岸线生态缓冲带 恢复1703亩自然岸线[12] - 完成4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实现推窗见绿的城市生态景观[12][14] 生态与经济效益协同 - 阜南县变水患为水利 发展适应性农业使低洼地成为致富田[1][5][11] - 宜宾市通过降碳减污扩绿措施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2] - 两地实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11]
苦练治水“内功” 一江清水出三江
四川日报· 2025-07-08 00:12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 四川宜宾作为长江上游重要城市,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生态屏障 [1] - 3年来宜宾22个国省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持续保持100%,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成功,长江宜宾段鱼类种群增至92种 [2] 城市污水处理体系升级 - 宜宾每天产生污水量约30万立方米,处理能力超40万立方米,问题集中在管网环节 [3] - 过去3年新改建排水管网约600公里,污水集中收集率比2022年提高30个百分点,翠屏区投入超10亿元重塑老城区管网 [3] - 三江新区试点"厂网一体"运维模式,划出30平方公里范围由单一企业统筹运营 [4] 小流域综合治理 - 投入14.25亿元治理小流域,新改建污水厂15座、管网696公里,完成146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年减少污水排放2900万吨 [6] - 建立水利部门牵头的多部门会商机制,解决养殖场等跨部门污染源问题 [6] - 胡家沟河等长江二级支流通过源头管控改善水质,重点关注沿岸100余户居民和10余家农家乐排污 [5] 污水管网建设规划 - 凤凰溪水环境整治项目正在施工,未来3年计划再新改建200公里城市污水管网 [3] - 采用社会资本参与模式,将管网问题打包成项目清单进行维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