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发展共生

搜索文档
武汉“人与江河共生共赢”故事引发多家外媒关注
长江日报· 2025-09-19 01:31
国际媒体关注武汉生态修复 - 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法国《费加罗报》聚焦武汉长江生态保护成果 指出武汉以可持续方式实现人与江河共生共赢 [1] - 长江江豚在武汉金口 天兴洲等水域建立稳定栖息地 其回归标志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带来生态逆转 [5] - 长江干流武汉段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鳤鱼重现 候鸟群归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5] 生态改善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 武汉建成超80公里滨水生态廊道 年吸引游客超5000万人次 [10] - 生态+产业包括蔡甸沉湖湿地观鸟节 黄陂生态露营与乡村咖啡 江夏林下经济等 带动36万居民就业 [10] - 汉剧 汉绣 龙舟等非遗项目通过文旅场景焕发新生 生态观测点与知音号剧场表演构建沉浸式长江文化体验 [11] 全球生态治理经验分享 - 武汉故事为全球大河流域如密西西比河提供生态与发展共生新思路 [11] - 武汉市在亚太地区可持续城市发展视频交流会上向柬埔寨 印尼 马来西亚等11国及国际组织分享城市内涝治理智慧方案 [11]
从珊瑚礁的重生之变到湿地新生 见证万里海疆生态与发展的共生之路
央视网· 2025-08-14 06:52
海洋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 - 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建立中国首个海洋牧场 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发展 [4] - 通过"种珊瑚"公益旅游项目吸引潜水游客参与生态保护 将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 [6] - 海洋牧场配备信息化展示馆 通过水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珊瑚生长数据 [6] 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成效 - 辽宁锦州2016年起实施海洋生态整治三大攻坚战 包括渤海攻坚战和蓝色海湾项目 [14] - 清退养殖池塘1433公顷 恢复湿地1155公顷 使鱼类和鸟类种群增加200余种 [14] - 盐碱地改良取得突破 2012年测试显示区域盐碱度达千分之十三 通过生态修复显著改善环境 [12] 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融合模式 - 三亚后海村村民同步发展旅游业、渔业与经济 通过全民参与方式守护海洋生态 [8] - 锦州东方华地城打造湿地观光+农业+自然科普多功能景区 年运营期避开鸟类迁徙繁殖季以减少人为干扰 [14] - 西岛科研基地培育多品种珊瑚礁与鱼群 位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