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管理

搜索文档
什么是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如何深化?
中国环境报· 2025-09-23 00:26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自2018年开始启动,探索将环境风险管控与公众健康福祉深度融合,目前试点范 围已覆盖工业城市、旅游景区、乡村生态区等多类型区域。试点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区域高环境健 康风险源清单、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与评估、推动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管控、强化环境健康对生态 环境管理的引领作用、推动发展"环境健康+"产业、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试点地区在制度构 建、理念融入、公众参与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 战。 试点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前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最后一公里"落地难。环境健康管理工作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研究和漂亮的数字,而应该转化为实实在 在、可以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工作成果。现阶段,许多环境健康管理工作停留在风险识别、数据监测等 技术层面,与普通群众的日常健康体验和感受存在脱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参与环境健康行 动的积极性。 深化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的建议 跨部门协同不足。环境健康管理涉及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住建、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需要跨部门数 据共享和联合行动。虽然地方在部门协同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 ...
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有何现实意义?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00:19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发展 - 试点范围已扩展至23个省份的49个地区和单位[1] - 试点目标是提升环境健康管理水平并探索美丽中国建设路径[1][5] 政策法规与战略背景 - 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明确将"保障公众健康"作为核心目标[2] - 法律要求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及风险评估制度[2] - 2015-2023年间党中央连续发布5份文件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关联的顶层设计[2] 生态环境保护阶段演变 - 我国生态保护经历从"行动滞后"到"防治结合"再到"风险防范"的转型[3][4] - 2012年后监管体系升级为"党政同责",推动环境质量历史性改善[4] - 当前阶段需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与健康保障的成本效益优化问题[4][5] 试点工作核心内容 - 分层推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治常见病")、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健康体检")、发展健康友好产业("饮食作息健康")[7] - 试点地区需结合本地特点聚焦差异化任务[7][8] - 目标是通过典型经验输出推动全国精准化、科学化环境管理[5][8] 试点工作方法论 - 采用"预防为主"模式,类比个性化健康管理[7] - 重点筛选高影响环境风险并针对性防控[7] - 鼓励试点单位创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