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七十五载:中国石油书写能源报国的使命担当
搜狐财经· 2025-09-25 07:44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 中国每年消耗石油7.56亿吨和天然气4260.5亿立方米,人均年石油消耗量达0.56吨 [1] -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市场 [1]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 1949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石油工业基础薄弱 [4] -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 [6] - 1998年公司实现上下游一体化运营,开启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7] -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 [7] 当前产业格局 - 形成国内原油、国内天然气、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三个1亿吨"供应格局 [10] - 长庆油田建成65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西南油气田迈向5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 [10] - 玛湖地区发现10亿吨级砾岩油田,富满油田建成最大超深油田 [10] - 乙烯产能突破1000万吨/年,拥有近2万座加油站 [10] 新能源转型进展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国内能源供应比例达7% [11] - 实施"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 [11] - 布局风光发电、地热、绿氢等综合能源服务 [11] - 战略性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未来终极能源技术 [11] 科技创新成果 - 深地塔科1井成功钻探至万米以上,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发现油气显示 [12] - 在页岩油气、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 [12]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推进数字化转型 [12] - 实现智慧油田、智能炼厂、智慧销售等智能化应用 [12]
中国石油(601857):油气新能源深度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中银国际· 2025-06-13 08: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大型油田通过“稳油、增气、强新、降碳”等综合举措,促进传统油气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技术进步或推动传统油气资产价值重估,看好中国石油油气及新能源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市场价格为人民币 8.88,发行股数 183,020.98 百万,流通股 183,020.98 百万,总市值 1,625,226.28 人民币百万,3 个月日均交易额 1,000.29 人民币百万,主要股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82.46% [2][3] 业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2,951,033、2,954,379、2,960,867 人民币百万,增长率分别为 0.4%、0.1%、0.2%;EBITDA 分别为 328,758、348,297、378,009 人民币百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7,958、169,226、179,882 人民币百万,增长率分别为 2.0%、0.8%、6.3%;对应市盈率为 9.7 倍、9.6 倍、9.0 倍 [7][9] 业务发展 - 清洁替代有序推进,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天然气自用消耗,实现增油省气,如新疆油田风城油田重 37 稠油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项目年可供应高品质过热蒸汽 5.23 万吨,替代天然气 392 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 0.85 万吨 [10] - CCUS 技术应用多元化,新疆油田 264 万千瓦新能源 + 煤电 + CCUS 一体化项目一期有望于 2026 年全部建成,2030 年注碳量将达到 1000 万吨 [10] - 油气新能源融合深化,2024 年风光发电量 47.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6.2%,多个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2025 年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资本性支出预计为 2,100.00 亿元 [10]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3,012,812、2,937,981、2,951,033、2,954,379、2,960,867 人民币百万;净利润分别为 180,561、183,747、184,367、185,758、197,455 人民币百万等多项财务指标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