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场景重构
icon
搜索文档
啤酒头部企业普降背后|财报的秘密⑥
搜狐财经· 2025-05-03 06:4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啤酒行业格局分化、结构性调整持续演进,行业整体进入低速或负增长阶段,企业通过成本优化、渠道变革和产品及营销创新寻找新增长极 [2] 高端调整、增长分化、龙头承压 - 我国啤酒市场寡头垄断特征明显,2023年华润、青岛、百威亚太、燕京、重庆、珠江啤酒市场销量占比分别为30.1%、21.6%、18.3%、10.7%、8.1%、3.8%,行业CR6销量达92.6% [3] - 我国啤酒产量自2013年达巅峰后下滑,消费市场收缩,影响头部企业业绩 [3] - 2024年行业分化,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营收分别为432.33亿元、386.35亿元、321.38亿元、146.45亿元,同比下降8.89%、0.76%、5.3%、1.15%;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重庆啤酒净利润分别下降14.8%、8.03%、17.05%,原因包括传统即饮渠道动销承压等 [4] - 燕京啤酒与珠江啤酒营收和利润正增长,2024年燕京啤酒营收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大增54.87%;珠江啤酒营收57.31亿元,同比增长6.56%,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29.95% [5] - 高端化是分化加剧的决定因素,2024年燕京U8销量达69.60万千升,同比增长31.40%,燕京中高档产品营收占比67.01%;珠江啤酒高档产品收入大涨近14%,占比提升至70%;青岛啤酒主品牌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下降2.7%,重庆啤酒高档产品销售收入下降2.97% [6] - 啤酒核心消费价格带聚焦8 - 10元,百威亚太将资源从超级高端转移到“核心++”产品,华润啤酒冲击8元细分市场,燕京U8占位8元价格带释放红利 [7][8] 存量阶段,效率决定效益 - 啤酒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调整战略,优化运营效率与深耕市场 [8] - 2024年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销售成本分别减少8.93%、2.93%,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营业成本分别减少7.72%、1.92%、0.03%,归因于大麦价格下行等 [9][10] - 青岛啤酒除研发投入外各项费用减少,平衡利润,2024年营收下滑仍实现净利润1.8%微增 [10] - 燕京啤酒推进营销变革,推广产品、布局新业态,销售费用微增0.75%,财务和管理费用分别下降17.42%、3.08% [11][12] - 华润啤酒优化产能,推动数智化转型,毛利率从2016年的33.7%提升至2024年的42.6% [12] 营销策略和渠道布局创新 - 消费主力向年轻群体转移,推动啤酒厂商营销和渠道创新 [13] - 依托情绪营销、场景营销重塑品牌价值,如青岛啤酒借足球赛场推广无醇啤酒,重庆啤酒开发多种消费场景 [14] - 创新渠道模式,重构消费链路,百威亚太开拓非即饮渠道,转型夜场营销场景;2024年华润啤酒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超30%,宣布与歪马送酒合作;青岛啤酒线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推进新鲜直送业务 [15][16]
万亿消费之城,谁是下一个?
国际金融报· 2025-03-25 12:18
消费城市总体格局 - 全国仅7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万亿元 相比27座GDP万亿城市 万亿消费之城含金量更高 [1] - 苏州2024年社零总额达10043.7亿元 增长4.8% 成为全国第7座 长三角第2座万亿消费城市 且是首个达到此水平的地级市 [3] 苏州消费驱动因素 - 制造业与服务深度融合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7万亿元 增长4.7% 位居全国工业城市第2 [4] -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41.75万人 居江苏省首位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24元 为全国1.88倍 江苏省1.4倍 长三角仅次于上海 [4] - 打造演艺+ 赛事+等新消费场景 2024年举办5000人以上演唱会65场 1000人以上90场 门票总收入超8亿元 演唱会活跃度全国第五 全年发放促消费补贴29.18亿元 [4] - 通过产业升级-就业扩容-收入增长-消费提质形成良性循环 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生态链 [4][5] 南京杭州消费发展态势 - 南京2024年社零总额8552.75亿元 武汉7931.87亿元 杭州7883.8亿元 分列全国第八到第十位 [6] - 南京目标2025年社零总额突破10000亿元 杭州计划2027年突破9000亿元 [6][7] - 2024年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 南京75180元 南京城镇化率87.2%高于杭州84.2% [8] - 南京优势在于制造业根基与区域辐射力 南京都市圈战略带动跨区域消费 杭州受电商平台销售数据计入企业注册地影响 存在消费外流现象 [8] 上海消费领先策略 - 2024年社零总额17940.19亿元 连续7年全国第一 累计吸引3500个品牌举办首发活动 新增首店1269家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4家 高能级首店占比17.02% 增长28.6% [9] - 推出首发上海3.0政策 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 建立白名单制度 对高规格首发活动最高补贴120万元 [9] - 2024年发布以旧换新方案 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至1.5万元 燃油车1.2万元 家居用品按销售价格15%补贴 总补贴超40亿元 [10] - 2025年将推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发展线上演播 沉浸式体验 房车露营等新业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