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抗战贡献

搜索文档
烽火里的侨批:一封家书,一份抗战“经济弹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8:05
核心观点 - 侨批作为"银信合一"的特殊载体 在抗日战争期间从家庭通信工具转变为支撑抗战的关键经济渠道 海外华侨通过汇款 捐赠和认购国债等方式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1] 历史背景与特性 - 侨批具有"银信合一"的鲜明特性 最初是海外华侨维系家庭的"家书" 后期逐步发展成为抗战的"经济弹药"[1] - 通过历史影像与文物资料清晰展现了侨批的历史作用和发展演变过程[1] 经济贡献方式 - 海外华侨通过汇款方式为抗战提供资金支持[1] - 海外华侨通过捐赠方式直接贡献抗战经济[1] - 海外华侨通过认购国债方式为抗战织就关键的"经济生命线"[1] 研究资料来源 - 研究基于对"抗战记忆"策展人寇海洋的面对面采访获取一手讲述[1][2] - 研究包含侨批捐赠人黄卡嘉提供的文物资料[1][2] - 中山市博物馆作为联合制作单位提供了相关历史资料支持[2]
万里同心 共卫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南洋华侨抗战贡献 -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通过街头义卖花朵活动募捐 歌曲《卖花词》成为抗日筹款必唱歌曲并传遍南洋各地[2] - 1939-1942年期间3200余名南洋归国华侨青年组成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在滇缅公路承担军需物资运输及车辆维修任务[4] - 泰国归侨苏青1938年回国加入新四军第二支队 后任职八路军作战参谋并参与反扫荡作战[6][8] 抗战文物与历史见证 - 展览展出400余件珍贵文物及史料 包括《卖花词》乐谱手稿 南侨机工修车工具 飞虎队驼峰航线臂章等历史实物[2][4][8] - 苏青家属捐赠新四军臂章及1943年反扫荡时缴获的望远镜 具体展现归侨军人作战经历[6][8]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策划"万里同心"特展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 - 14年抗战史见证海外华侨与祖国命运相连 形成"万里同心"的精神图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