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里的侨批:一封家书,一份抗战“经济弹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8 08:05
核心观点 - 侨批作为"银信合一"的特殊载体 在抗日战争期间从家庭通信工具转变为支撑抗战的关键经济渠道 海外华侨通过汇款 捐赠和认购国债等方式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1] 历史背景与特性 - 侨批具有"银信合一"的鲜明特性 最初是海外华侨维系家庭的"家书" 后期逐步发展成为抗战的"经济弹药"[1] - 通过历史影像与文物资料清晰展现了侨批的历史作用和发展演变过程[1] 经济贡献方式 - 海外华侨通过汇款方式为抗战提供资金支持[1] - 海外华侨通过捐赠方式直接贡献抗战经济[1] - 海外华侨通过认购国债方式为抗战织就关键的"经济生命线"[1] 研究资料来源 - 研究基于对"抗战记忆"策展人寇海洋的面对面采访获取一手讲述[1][2] - 研究包含侨批捐赠人黄卡嘉提供的文物资料[1][2] - 中山市博物馆作为联合制作单位提供了相关历史资料支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