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功能创新与监管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隐藏式把手,终于要被砍了?
虎嗅· 2025-09-05 07:25
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全行业禁用全隐藏式门把手 允许半隐藏及传统门把手且必须带有机械冗余[2] - 2024年7月曾召开国家标准会议讨论"必须增加机械冗余"但未形成一致结论[3] - 工信部于2024年5月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3] - 强制性标准草案计划本月完成讨论 目标2027年7月执行并给予一年过渡期[4] 技术缺陷 - 隐藏式门把手对轿车风阻系数改善仅0.005-0.01Cd 远低于部分车企宣称的0.03Cd[9] - 增加电机和机械结构导致车门增重7-8公斤 足以抵消空气动力学收益[10] - 寒冷环境下机械结构易结冰导致无法操作[7] - 极端情况下存在儿童手指被夹风险 事故中电子系统故障可能延误救援[8] 行业现状 - 2024年8月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55.3% 2025年全年预计冲击50%渗透率[13] - 隐藏式门把手自1954年奔驰300SL首次出现 2012年特斯拉Model S推动其成为新能源车标志性设计[11] - 新势力品牌将隐藏式门把手视为现代身份象征 传统门把手可能被贴上保守标签[12] - 行业存在"囚徒困境" 因竞品普遍采用该设计 单一车企难以主动放弃[12] 设计分类 - 按压/翘板式需按压一端使另一端翘起后拉开车门[4] - 弹出式通过自动伸出门把手后手动开启[4] - 半隐藏式内嵌于车门凹槽需推入外壳或直接拉动[18] - 按键式取消传统拉手 通过电子按键自动弹开车门[18] 监管趋势 - 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规定2026年起五项关键功能未保留物理按键将无法获得五星评级[16] - 国内监管采用"先探索后规范"模式 2024年4月对智能驾驶加强监管 7月通过第三方测试提示辅助驾驶风险[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