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揽储

搜索文档
揽储困局下的局部“逆行”:民营银行2%大额存单悄然上线,大多仅限省内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11
民营银行高息大额存单现状 - 全国19家民营银行中仅不足三分之一在售年利率2%以上大额存单产品 [1] - 高息产品普遍设有区域限制(仅限省内客户)、额度限制和阶段性发售条件 [1][2] - 部分银行推出超高利率产品:上海华瑞银行2年期2.35%[3]、天津金城银行1年期2.1%[3]、苏商银行3年期2.3%[3] 民营银行利率分化格局 - 多数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维持在1.6%-1.9%区间:温州民商银行3年期1.95%[4]、微众银行3年期1.6%[4]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利率稳定在1.65%左右 城商行农商行普遍控制在1.8%[4] - 高息产品市场反响热烈:蓝海银行1年期1.85%和亿联银行2年期2.2%产品均快速售罄 [3] 民营银行逆势推高息产品动因 - 通过限时高息产品获客拓客并防范客户流失 同时通过限制条件控制负债端成本压力 [5] - 民营银行融资渠道有限 较其他银行更依赖揽储资金 [5] - 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业务模式导致贷款利率较高 为高息负债提供空间 [6] 民营银行差异化经营模式 - 区域性民营银行依托本地化服务优势 深度渗透中小微企业融资市场 [6] - 互联网系民营银行(网商/微众)通过股东平台实现批量获客和信用贷款发放 [6] - 民营银行净息差显著高于同业:2025年二季度达3.91% 较大型商业银行1.3%-1.6%高出超200基点 [7] 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要求地方性银行互联网存款业务聚焦服务所在地客户 [2] - 银行需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嵌入财富管理产品 实施交叉营销提升客户价值 [8] - 净息差同比大幅下滑(2024年二季度4.21%→2025年二季度3.91%)显示负债成本管理压力持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