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殡葬行业市场化
icon
搜索文档
疯涨的墓地,正在被抛弃
36氪· 2025-04-08 04:09
行业整体表现 - 殡葬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业绩普遍下滑 福寿园总营收2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9% 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下降52.8%[1] 福成股份殡葬服务营收9817.41万元同比下降14.91%[17] 安贤园中国前三季度收益1.02亿港元同比减少25%[17] - 行业市场化进程加速 民营资本自八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涉足 现存殡葬用品相关企业28.06万家 2024年新注册6.43万家企业同比增长17.73%[3] - 殡葬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从2015年1695亿元增长至2022年3102亿元 其中墓地服务板块规模从927.68亿元增至1499.04亿元[10] 市场需求基础 - 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需求增长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比22% 较2023年增加1334万人[8] - 城镇化率提升促进服务需求 202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9.43亿人 城镇化率67% 近六年每年超1000万农村居民进入城镇[8] - 死亡人口基数持续扩大 2021年死亡人口突破1000万 较1990年增加三分之一 联合国预测2025-2030年中国年平均死亡人口将达1293万人[8][25] 价格变动趋势 - 墓地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 福寿园墓穴均价从2013年6.83万元/个升至2024年12.12万元/个 十年涨幅近一倍[11] - 一线城市墓地价格高企 北京平均起售价8.31万元 上海9.99万元 广州4.33万元 深圳6.41万元 按0.6㎡面积计算每平米价格超10万元[13] - 出现极端价格案例 上海松鹤园0.6㎡墓地售价45.78万元 折算每平米单价76万元 达市区豪宅价格的3倍[13] 消费行为变化 - 高价墓地需求明显萎缩 福寿园2024年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12569个 较2023年减少3800多个 同比下降超30%[14] - 消费者转向替代方案 出现购买"骨灰房"现象 一线城市墓地费用可在三四线城市购置住宅安置骨灰 且产权年限更长[19][21] - 新型殡葬方式逐渐普及 上海海葬量从1991年200多具增至近年近万具 累计服务超31万户家庭 无锡对生态安葬给予每例2000元奖补[22][24] 企业经营影响 - 利润率显著下滑 福寿园墓园服务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60.2%降至2024年41.3% 福成股份殡葬服务毛利率从80%微降至78.51%[14][17] - 业绩下滑主因消费预期收缩 客户消费行为趋向谨慎 受整体经济环境和预期影响[14] - 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市场规模增长与龙头企业业绩下滑形成反差 反映高价墓地模式可持续性面临考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