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梯次退票
icon
搜索文档
“退票难、卖假票” 演出票务纠纷频发 法院出手!
央视网· 2025-07-31 16:08
演出票务市场现状 - 国内演出市场持续火热 大型演唱会 热门话剧 音乐节等演出场次增多 但门票紧俏 一票难求现象突出[1] - 消费者经常遭遇退票难问题 票务机构常通过复杂格式条款限制退票 甚至存在售卖假票情况[1] 票务平台违约案例 - 某科技公司未按约定邮寄实体票 单方面变更取票方式为现场取票 导致消费者错过音乐节活动[2][3][5] - 平台以"概不退换"条款拒绝退款 但法院认定该条款无效 判决退还158元票款并支付资金占用利息[5][6][9] 演出票务退票规则 - 演出票务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 平台"概不退款"条款明显违规[10][11] - 文化和旅游部与公安部要求建立大型演出活动梯次退票机制 设定合理退票收费标准[13] - 根据活动特性实行差异化退票政策 演唱会可采用阶梯式退票 电影票等则不应"一刀切"概不退款[13] 票务欺诈案例 - 某票务公司售卖假票 演唱会当日持票人无法入场 系统显示无持票人信息[14][15] - 法院认定票务公司构成欺诈 判决退还门票价款7140元 并支付三倍赔偿金18280元(已抵扣机票赔付3140元)[15][17] 平台免责条款效力 - 票务公司"配票失败不担责"的单方声明不能当然免责 需与消费者达成真实意思表示[18][19] - 免责条款未尽特别提示义务的 属于无效霸王条款 不能免除商家责任[19] 票务销售渠道分析 - 官方平台购票与第三方票务公司销售并存 第三方平台可能存在不法商家虚假承诺售票[21] - 消费者需通过正规渠道购票 并向主办方验证票证真伪 避免错失购买渠道[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