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力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裕太微罢免90后女董秘:权力博弈下的资本暗涌
新浪财经· 2025-08-21 09:19
公司治理变动 - 裕太微董事会以5票同意2票反对通过解聘董秘王文倩的议案 [1] - 反对票由第三大股东欧阳宇飞(持股9.18%)和第六大股东唐晓峰(持股5.28%)投出 两人均为董事长史清一致行动人 [2] - 董事长史清紧急提议召开董事会并在次日完成解聘程序 目前代行董秘职责 [2] 高管背景信息 - 被解聘董秘王文倩为1992年生 2017年硕士毕业即加入公司 全程主导科创板上市工作 [2] - 王文倩原定任期至2027年12月 2024年税前薪酬达83.2万元 [2] - 2023年以来公司已有3名高管离职 包括原总经理欧阳宇飞和首席运营官李晓刚 [4]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4.86%至3.96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34.36%至2.02亿元 [3] - 研发费用达2.94亿元同比激增32.4% 占营收比例高达74.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股价从上市首日峰值268元/股跌至近期101.63元/股 市值81亿元不足巅峰期一半 [3] 事件时间节点 - 解聘决定发生于2025年8月14日董事会会议 [1] - 时点敏感 正值预定8月30日披露2025年半年报的财报编制关键期 [4] - 一致行动人出现公开分歧 暴露公司治理裂痕 [2][5]
升级“夺回首都”行动,特朗普意欲何为?
新京报· 2025-08-18 13:16
联邦政府接管华盛顿特区行动 - 特朗普政府以打击犯罪为由向华盛顿特区部署800名国民警卫队员并任命紧急事务负责人接管警察局 实际控制权仍由联邦政府掌握[1][3][4] - 西弗吉尼亚州派遣300至400名 南卡罗来纳州派遣200名 俄亥俄州派遣150名国民警卫队员配合整顿治安[5] - 联邦政府干预明显升级 在原有警力基础上增加外部部队实施更严格管控[6] 犯罪数据争议 - 特朗普称2024年华盛顿特区凶杀率达每10万居民27.54起 犯罪率高于全美50个州[9] - 首都警察局数据显示2023年后暴力犯罪下降35% 2024年创30年新低 联邦调查局数据显示同比下降9%[10] - 犯罪率解读存在差异 华盛顿特区强调趋势向好 联邦政府强调犯罪率仍高[10] 政治博弈分析 - 学者认为行动实质是联邦与地方 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政治角力 旨在塑造强硬形象并巩固政治基础[2][8] - 特朗普通过渲染民主党管理不善叙事 将治安改善归功于自身介入 引导舆论向共和党倾斜[8][10] - 华盛顿特区由民主党主政 特朗普暗示行动可能扩展至其他民主党掌控城市[11] 法律框架与时限 - 依据1973年《地方自治法》 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调动警力服务联邦 但最长不得超过30天[12][13][14] - 国民警卫队指挥权因地区而异 华盛顿特区的国民警卫队直接听命于总统[14] - 特朗普计划向国会提交打击犯罪法案申请延长接管时间 但废除《地方自治法》可能性极低[14] 社会反应与后续影响 - 当地居民组织抗议活动 举"反对军事占领"标语 担忧执法人员身份不明及措施向其他城市蔓延[15][16] - 特朗普6月曾向洛杉矶派遣4000名国民警卫队和700名海军陆战队 相关法律争议待法院裁决[15] - 行动成效取决于地方政府反应 特朗普声望评估及政治基本盘反响 30天内难见决定性成果[15]
美俄割土刀落乌克兰!印度关税殉葬,杀猴儆百警世
搜狐财经· 2025-08-10 21:32
特朗普的商业策略与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采用时间压力策略 7月14日设定50天停火期限 不到两周后缩短至8月8日 利用乌克兰东部战场局势施压俄罗斯 [1] - 8月6日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 总关税提升至50% 重创印度对美出口 作为"二级制裁"战略的开端 [3] - 特朗普派遣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闭门会谈释放缓和信号 同时国务卿蓬佩奥等鹰派人物发表强硬言论 形成"红脸白脸"策略 [3] - 8月1日两艘美国核潜艇逼近俄罗斯海域 形成军事威慑 为谈判增加博弈空间 [3] 普京的反击策略 - 俄军表面接受"空中停火" 但地面攻势未停 尤其在顿涅茨克地区推进 将战场进展作为谈判筹码 [4] - 普京拒绝美国提出的乌东四州归属问题"搁置49年"提议 强调这些地区已写入俄罗斯宪法 必须获得国际承认 [6] - 普京最初坚持在阿联酋举行峰会 以凸显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 最终妥协在阿拉斯加举行 但包含与特朗普双边密谈排除泽连斯基的策略 [6] 受影响的国家与地区 - 乌克兰被排除在美俄密约之外 被迫接受领土割让 泽连斯基向特朗普表达担忧但无果 [6] - 欧洲在峰会进程中被蒙在鼓里 需承担停火监督和乌克兰重建费用 美国公司瞄准乌克兰矿产资源 [6] - 印度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受美国制裁 对美出口遭遇重创 俄罗斯建议印度转向人民币结算 使其陷入孤立 [6] 阿拉斯加峰会协议内容 - 8月8日协议核心条款:乌克兰军队撤出顿涅茨克 俄罗斯停火但保留占领区 美俄直接商定领土归属 泽连斯基被动接受 [7] - 美国解除对俄罗斯部分制裁并重启能源合作 但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和赫尔松前线归属含糊其辞 实质是乌克兰领土丧失 [7]
见招拆招 破解孩子拖延症
北京青年报· 2025-06-30 01:09
青少年拖延症的表现形式 - 准备型拖延表现为反复削铅笔、整理书桌却不动笔 书包整理2小时仍未开始写作业 熬夜不睡觉 [1] - 置换型拖延表现为突然热衷打扫房间逃避作业 用抄写单词代替数学难题 [2] - 分心型拖延表现为写数学题时频繁刷短视频、发消息 或抠手指、搓橡皮 [3] 拖延症的神经科学机制 - 青少年大脑前额叶发育晚于边缘系统 导致抵抗即时满足诱惑能力弱于成人 [4] - 青春期拖延是大脑执行功能发育必经阶段 而非品格缺陷 [5] 拖延背后的心理动因 - 权力博弈型拖延源于过度控制环境 表现为通过拖延争夺自主权 例如拖延到深夜才完成作业 [6] - 情感补偿型拖延源于被忽视的依恋需求 通过拖延延长与父母的情感联结时间 [7] - 完美主义型拖延源于对犯错恐惧 表现为在没有十足把握前难以行动 [8] 应对拖延的干预策略 - 针对权力博弈型拖延建议采用"有限选择"策略 例如让孩子自主决定学习顺序 [6] - 针对情感补偿型拖延建议设置专属亲子时间 进行"非指导性陪伴" [7] - 针对完美主义型拖延建议家长降低期待 允许犯错并肯定进步过程 [8]
欧洲央行行长:开放正让位于保护主义
快讯· 2025-05-26 18:27
国际秩序与欧洲经济 - 当前国际秩序受到根本性动摇 多边合作被零和思维与权力博弈取代 [1] - 开放正让位于保护主义 欧洲经济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1] - 欧洲出口占经济增加值的近五分之一 支撑3000万个就业岗位 [1] - 世界贸易下降或经济集团分裂将对欧洲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1] 欧元国际地位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持续下降 达1994年以来最低水平 [1] - 欧元为全球第二大货币 占外汇储备20% [1] - 增强欧元国际地位可促使更多贸易以欧元计价 减少不稳定资本流动影响 [1] - 提升欧元地位需坚持开放贸易 巩固经济基础 捍卫法治与政治团结 [1] 政策应对与机遇 - 正确政策应对可使形势变化为欧元提供更大国际舞台作用 [1]
公募大内斗:股东忙夺权,团队四分五裂,基金经理左右为难
36氪· 2025-04-23 02:54
行业核心趋势 - 基金公司股东深度介入管理导致内部权力斗争加剧 从个别案例演变为行业共性问题 多家头部机构出现由股东方主导的管理权争夺战 [2] - 行业竞争加剧和业绩压力陡增是股东介入的根本原因 基金公司利润因费率下降等因素持续承压 股东对业绩要求水涨船高 [6][7] - 股东不再满足于"甩手掌柜"角色 过去对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频繁插手人事安排和业务决策 [8][9] 权力博弈模式 - 新老管理层"交锋"形成两大阵营 新任董事长通过引入"明星级"投资负责人建立嫡系部队 原管理层则通过成功发行基金产品捍卫地位 [3][4] - 股东通过"扶植嫡系"切割业务管辖权 某基金公司出现罕见的同时拥有两个ETF团队的局面 国际业务部被转化为制衡管理层的"独立王国" [10] - 采用"赛马机制"进行隐性洗牌 某银行系基金公司将原有固收团队与新招募团队置于同场竞技 借团队内卷完成管理层意志渗透 [5] 管理层变动影响 - 股东委派新董事长打破总经理"一言堂"局面 某基金公司委任固收和衍生品背景董事长 既补强投研体系又制衡原有管理层权力格局 [13] - 总经理管理理念存在局限性 过度强调投资风格统一性压制多元投资能力培育 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导致错过指数基金发展黄金期 [12] - 核心高管变动对投研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新领导往往重用"自己人"而排挤"旧部" 导致早期投研核心团队成员相继离开 [16][17] 基金经理处境 - 基金经理成为权力游戏中最尴尬存在 高管频繁干预投资决策 一旦基金出现较大回撤便要求"及时止损"和"调整方向" [14][15] - 投资节奏被打乱且压力倍增 某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最终选择离开 其他基金经理也对此颇有怨言 [15][16] - 极端案例中出现管理层直接关闭基金经理交易权限的情况 人事变动打破原有团队合作模式和工作节奏 [16] 人才流失与转型挑战 - 内斗加剧和股东干预导致人才流失加剧 去年普通基金经理离职频发 今年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潮初现端倪 [19][20] - 明星基金经理离去不仅削弱投研实力 更可能引发客户信任危机 [21] - 股东介入迫使基金公司加速业务转型 某以主动权益见长的基金公司引入固收背景高管 但面临平衡业务发展和留住核心人才的难题 [22] 行业结构变化 - 在ETF赛道被寡头垄断和权益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 基金公司转向将固收长板锻造为"破局重器" [5] - 投研团队在频繁架构调整中卷入派系漩涡 呈现"铁打的牌照 流水的将帅"行业铁律 [5] - 行业整体处于转型期阵痛与迷茫阶段 股东"指挥棒"与管理层"决策权"激烈碰撞 业绩压力与人才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23]
美国代表团,强登格陵兰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9 06:33
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意图 - 美国副总统万斯率代表团视察格陵兰岛美军基地,强调美国需要确保在北极的领导作用,并鼓吹格陵兰岛选择美国的"安全保护伞" [1][5] - 万斯批评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安全、防务等方面"投资不足",称格陵兰岛"在美国安全保护伞下比在丹麦安全保护伞下会好得多" [5] -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达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强烈意愿,表示"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需要格陵兰岛来维护国际安全" [6][7] 格陵兰岛和丹麦的回应 - 格陵兰岛新一届自治政府总理尼尔森批评万斯此行对格陵兰岛"缺乏尊重",强调格陵兰岛不出售,无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9][10] - 格陵兰岛自治议会团结党主席杰里米亚森表示"我们绝不想成为美国的一部分",称美国代表团此行是对格陵兰人民的"挑衅" [9][10] -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重申格陵兰岛属于丹麦的事实"不会改变",丹麦外交大臣批评美国政客散布关于格陵兰岛的虚假叙事 [10] 俄罗斯的立场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谋求吞并格陵兰岛不是一个"胡话",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计划 [14][16] - 普京回顾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执念",指出美国政府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研究过吞并格陵兰岛的可能性 [17] - 普京强调俄罗斯主张在北极地区开展平等合作,包括在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加强国际协作 [18] 事件背景 - 美国代表团临时改变行程,取消探访美军基地以外的行程,并改由万斯本人率团 [5] - 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格陵兰岛居民都反对该岛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11] -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丹麦自治领地,有高度自治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