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旱作农业

搜索文档
专家人才汇聚山西晋中共话旱作农业绿色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2:04
行业活动与战略方向 - 晋中市召开绿色农业高层次人才发展大会暨寿阳县第三届"马首农言"旱作农业研讨会 聚焦旱作农业绿色发展和有机旱作农业趋势 [2] - 活动同步启动"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晋中站 采用启动仪式、夏令营、恳谈会和报告会相结合形式 [2] - 晋中市坚定实施农业"特""优"战略 推进有机旱作农业路径 目标打造华北有机旱作农业之芯和全省高效生态农业强县 [3] 农业资源与技术优势 - 晋中市粮食单产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农业机械化率连续12年保持全省首位 [2] - 晋中市乡村建设经验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 为全省唯一入选地区 [2] - 专家建议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 发展具有山西特色的绿色旱作农业 [3] 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承诺深化与晋中市合作 包括科研基地建设、人才智力支持和培训示范推广 [3] - 山西农业大学将立足晋中国家农高区 持续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推动科研平台向农高区汇聚 [4] - 山西农业大学将支持特优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农高区转移转化 [4] 实地调研与基地建设 - 专家团队计划参观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李坊试验与示范基地及寿阳县有机旱作技术集成示范园区 [5] - 寿阳县通过"马首农言"农耕文化馆活化传统农学著作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3]
山西晋中农高区搭建科创平台 力推有机旱作农业升级
中国发展网· 2025-07-31 08:33
中国发展网讯赵志斌记者郭建军报道7月28日,在"晋创谷.农高区"举行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作农业创 新成果库上线暨首单成果交易签约和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晋中国家农高区工作站成立活动。标志着晋中国 家农高区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会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与山西智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首单交易签约,晋中国家农高 区管委会与国家谷子改良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谷子改良中心主任李顺国指出,在晋中农高区设立工作站,旨在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以全新机制、 理念、使命,深度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科研成果在晋 中农高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国谷子等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 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程汝宏作了题为《谷子育种进展及对山西谷子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报告。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晋创谷.农高区"展厅。 晋中国家农高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文军在致辞中表示,农高区始终坚持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 题,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紧抓科技创新,大抓项目建设,狠抓"双招双引"。此次创新搭建有机 旱作农 ...
“吃”有机肥“穿”防晒衣 雨养麦田增产五成
科技日报· 2025-07-29 01:00
技术应用效果 - 旱地小麦夏闲有机复配改土全年覆盖蓄水增产技术使示范田亩产量达到288公斤 远高于传统雨养小麦200公斤的亩产量 [1] - 该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并采取防晒措施 减少水分蒸发 提高播前土壤底墒 使小麦增产约50% [1] - 在晋南地区试验田中采用此技术的小麦产量达到353公斤/亩 远高于传统雨养方式 [2] 技术原理 - 技术包括小麦收割后施用特定有机复混肥 深翻土壤混合秸秆和残茬 使用遮阳网覆盖地面 [2] - 冬小麦播前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入化肥 采用垄膜沟播模式种植小麦 [2] - 系列措施协同作用构建优质土壤生态环境 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进而提高小麦产量 [2] 区域适应性 - 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约500毫米 多集中在7月至9月 但蒸发量大 仅20%至50%降水被植物利用 [1] - 山西省小麦种植主要在晋南地区冬小麦 其需水生育期与当地降水季节错位 [1] - 7月至9月夏闲期有效蓄集降水并转化为播前土壤底墒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 [1] 推广进展 - 该技术将在山西晋南旱地小麦种植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2] - 目前已在洪洞县建立百亩示范田展示并推广这项技术 [2] - 技术为推动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持 [2]
农业农村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快讯· 2025-07-28 15:59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 - 推进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 区域农业发展规划 - 支持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 [1] - 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 [1] - 围绕旱作农业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 [1] 农业保障措施 -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1] - 抓实农业生产安全 [1] - 全力稳住"三农"基本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