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经济

搜索文档
高奢酒店开始靠月子中心续命?
36氪· 2025-09-05 00:0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5.23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净利润达3.27亿元 大幅扭亏为盈 [1] - 经调整净利润3878万元 较上年同期1715万元增长126.1% [6]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收入7300万元 同比增长159.6% [6] 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轻资产模式 与高奢酒店合作 [1][6] - 套餐价格从16.88万元至116.88万元不等 [3][4] -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56天套餐价格达76.88万元 [7] - 2025年上半年新增36家门店 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 [11] 行业合作态势 - 与北京王府井半岛酒店、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等高端酒店合作 [1][10] - 茉莉智慧月子中心入驻丽晶、四季等高奢酒店 [16][17] - 锦恩月子中心与侨福芳草地怡亨酒店等达成合作 [17] - 雅诗阁中国与锦江酒店旗下品牌开展合作 [18] 市场发展空间 - 中国母婴市场规模约800亿元 [21] - 大陆一线城市月子中心渗透率不足10% 台湾韩国超50% [21] - 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24% 2030年市场规模破1000亿元 [21] - 高端酒店整体出租率维持在45%-60% [28] 协同效应价值 - 有效盘活酒店闲置套房资源 [26] - 带动餐饮宴会和客房需求 [27] - 酒店现有设施可满足月子中心空间需求 [24] - 酒店服务标准符合月子中心要求 [24]
行业第一!腾讯抢筹!中国最贵月子中心IPO,估值39亿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32
公司上市与资本背景 - 圣贝拉启动港股招股,发行9542万股,发行价6.58港元/股,预计募资6.27亿港元,IPO估值达39.18亿港元 [2] - 引入7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4150万美元(约3.23亿港元),包括58同城、华夏基金等 [2] - IPO前股东包括腾讯、高榕创投、国寿投资、太古地产等头部机构 [2] - 创始人向华持股42.49%,联合创始人林宛颐持股6.32%,二人于2017年创立贝康国际 [2] 业务模式与市场布局 - 公司构建「医疗+服务」体系,引入麻省理工、牛津医疗顾问,设立护士培训学院(脱产培训6-8周) [4] - 全球门店达96家,包括62家自营中心与34家管理中心,覆盖25个城市,2024年新增34家中心 [5] - 业务涵盖高端产后护理、家庭护理服务(「予家」品牌)与女性健康食品(收购「广禾堂」) [5] - 84%的产后护理客户同时购买其他服务,38%的订单来自老客户推荐或自有渠道 [5] - 自营月子中心客单价22万元,北京、上海顶配套餐达38.88万元 [5] 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2亿、5.60亿、7.99亿元,但累计亏损达12.5亿元 [7][8] - 2024年上半年租赁成本8780万元,占销售成本37.2%,人力成本7840万元,占销售成本33.2% [8] -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2077万元,2024年增至4225万元,显示规模化效应初步显现 [9] - 合约价值总额从2022年5.89亿元增至2024年9.76亿元 [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高端产后护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18.1%(2024-2030年) [10] - 行业前五大品牌市占率仅10%,圣贝拉以1.2%市占率位居第一 [11] - 新一代中产对科学护理、心理健康需求激增,推动客单价与复购率提升 [11] - 高瓴、腾讯、字节等资本入局,竞品如爱帝宫、美中宜和加速扩张 [12] 未来计划 - 募资将用于门店扩张(含独栋别墅中心)、养老护理业务开发及IT系统升级 [12] - 计划以「产后护理+家庭服务+健康食品」的生态闭环巩固行业地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