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技术

搜索文档
“黑科技”助力“口岸流量”变“经济增量”
深圳商报· 2025-08-09 21:46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21万人次,同比增长30%,创口岸通关以来历史 新高。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超21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增速位居全国大型空港前列。 为有效应对口岸"大进大出、快进快出"新态势,今年以来,该站将智慧技术应用在多个工作场景,提升 新质战斗力,促进"口岸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变。 【深圳商报讯】(记者任建新) "现在比以往手写快多了。轻轻一扫,很多信息就自动出来,很神 奇。"8月3日,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入境大厅,第三次到访中国的英国籍旅客John对正在投入使用的外 国人入境卡快速填报系统表示称赞。 据了解,该系统由深圳边检总站深圳机场边检站自主研发完成,外籍旅客只需要将护照放在证件阅读机 上,资料页上的个人信息即可直接完成自动识别,无需人工手写。该系统还可智能识别护照签发国官方 语言,自动完成外国人入境卡文字翻译转换,便于外国人了解入境卡填报内容和填报要求。 "自投入使用4个多月以来,已有数万名入境外国人享受到便利,可节约60%-80%的填报时间,有助于提 高口岸整体通关效率。"该站技术保障队教导员丁璐说道。 "我们将5G技术融入内部系统,使原记录仪一体兼具摄影摄录 ...
三航局罗泾码头改造一期项目荣获中施协绿色建筑施工水平“三星”评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3:24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结果》,中交三航局实施的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 头改造一期项目荣获"三星"最高评价,标志着该项目在绿色施工、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我国旧港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示 范样本。 罗泾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不仅是上海市的重点工程项目,更是一个典型的拆、改、建项目。为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产生,项目团队通过岸线资源利 用和港区功能优化,创新采用"分级利用"策略。 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环境影响,也为全国港口改造浪潮中的资源集约化探索了新路径。 该项目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南岸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是国内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工程,于2022年12月25日启动建设,历时11个月高效建成长 1.4千米、宽115米的集装箱码头1座。 改造后的罗泾集装箱码头前后沿皆可停泊集装箱船,宽度为全国之最。码头采用单列3层的集装箱堆载设计,共设有2个10万吨级和3个1万吨级泊 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标准箱。 港区内原有70%的老结构,通过整体拆除重建、局部改造或原状利用3种方式实现高效复用。对剩余30%的必拆老旧建筑,如旧码头方桩、防撞钢 管桩等进行优化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