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商综合消费

搜索文档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9-18 09:35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等9部门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扩大服务消费 包括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和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免预约[1]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收益可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 根据工作成效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1] - 鼓励文博单位开放馆藏资源 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和数字产品 推动市场化方式举办的文化展览进商场 进社区 进公园[1] 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博物馆相关现存企业达1.16万家 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29.59%[3] - 超8成相关企业成立超5年 其中成立5-10年的企业最多占比50.05%[3] - 2021-2024年每年注册量维持在250-600家之间 2024年注册量达291家 今年已注册148家 新注册企业多分布在二三线城市[3] 博物馆运营成效 - 江苏省84家博物馆接待观众8125.12万人次 同比增长19.09%[3] - 全省备案博物馆新开发文创产品4659种 实现文创收入5.6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7.6%和15.3%[4] - "数见苏韵"环省行活动接待观众209.7万人次 日均1.2万人次 实现文创销售1166.5万元[4] 文旅消费带动效应 - 延时开放博物馆周边2公里范围内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8% 较暑期前提高25个百分点[5] - 夜间游客消费同比增长25.2% 餐饮 住宿 娱乐 购物消费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5% 10.7% 45.7%和16.3%[5] - 南博和中运博接待观众821万人次 其中外地观众占95% 按过夜游客人均消费1038元计算 直接带动当地消费超80亿元[5]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各地文博场馆实行延时开放政策 提升开放服务效能[6] - 支持打造高品质展览 推出夜游项目和研学活动 开发爆款文创产品[6] - 实施"数字文物百宝箱"计划 推进"云上博物"数字博物馆建设 继续开展"家门口看大展"活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