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民主化
icon
搜索文档
从应用层到数据层,谷歌三线出击,发动了一场立体AI战争
36氪· 2025-09-25 10:00
OpenAI 的 ChatGPT Go 在印度实现付费用户翻倍,无疑刺痛了 Google 的神经。但 Google 的反击更为老辣:在 40 余国推出月费约 5 美元的 AI Plus 套 餐,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一场针对"20 美元敏感区间"的精准下沉。 定价心理学:在埃及、越南等地,5 美元仅相当于当地日均工资的 1/10。这种定价策略本质是对支付能力的极限试探,旨在用最低门槛完成用户习惯 的"原始积累"。 9 月 24 日,Google 发动了一场协同精准的 AI 闪电战。这并非零散的产品更新,而是一次覆盖 C 端市场、垂直场景与 B 端基建的立体化突击,其战略纵 深远超外界想象。 5 美元不是降价,是"算力殖民" 技术价值锚点:套餐的真正杀手锏是 Gemini 2.5 Pro 的百万级 token 上下文窗口。能处理 45 分钟视频或 8 小时音频的能力,将其与仅提升使用额度的 ChatGPT Go 区隔开来,包装成一个"多模态生产力套件"。 战略迂回:刻意避开 OpenAI 重兵布防的印度,转而深耕印尼(移动互联网渗透率 73%)、尼日利亚等市场,是一次典型的错位竞争,意在收割被对手教 育过但尚 ...
数据民主化×智能进阶化:AI+BI不可逆的决策革命已至
搜狐财经· 2025-08-15 07:15
两者的结合(AI+BI)正推动商业分析从"描述过去"转向"预测未来"——例如Power BI通过Copilot自动检测销售异常或生成自然语言报告,这样使数据分析 更智能、更高效。 简单说:AI是"会思考的大脑",BI是"会说话的数据",它们结合后,数据真正有了"智慧"。 在正式进入话题之前,我们先厘清核心概念,AI+BI究竟意味着什么? AI(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的技术,像人一样学习、推理和解决问题,比如聊天机器人、自动驾驶。 BI(商业智能)是把企业数据变成图表和报告,帮管理者看清业务状况,比如销售报表、业绩看板。 1. 技术突破解难题:让BI从"专家工具"走向"全民助手" 传统BI要求使用者掌握SQL、DAX等专业语言或复杂的拖拽操作,把大量业务人员(市场、销售、财务等)挡在门外,即使分析师,也常耗费大量时间在 数据清洗、基础报表制作上,而非深度分析。 生成式AI的核心魔力在于自然语言交互(NLP), 只需要"说人话描述需求"就能进行分析 。用户只需像聊天一样提出需求,比如我们向AI助手提问:"对比 一下华东和华南上季度的利润率,找出下降的原因",它就能理解意图,自动转换成底层查询,给出我们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