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莫让银行卡用户身处信息迷雾
北京商报· 2025-09-17 16:16
跨境支付盗刷事件暴露行业风控漏洞 - 银行卡盗刷事件频发 造成持卡人经济损失并引发广泛担忧 [1][2] - 跨境支付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 用户无法知晓银行卡信息流转环节和泄露风险节点 [2] - 异常交易未拦截、限额卡片超额盗刷、已注销卡片仍被盗刷等情况在国外司空见惯 [2] 支付产业链风控体系缺陷 - 发卡行、卡组织与收单机构间形成信息孤岛 风控规则呈现碎片化 [2] - 不法分子精准利用各环节信息壁垒和协同断档 导致风控体系全面失效 [3] - 技术防护存在明显漏洞:静态卡号验证易破解、支付接口漏洞使黑客批量获取信息、加密存储不足 [3] 监管环境与犯罪温床 - 不同地区商户审核强度差异显著 部分国家允许虚拟商户接入支付系统 [3] - 监管套利空间为犯罪提供温床 监管洼地成为盗刷重灾区 [3] - 跨境支付涉及发卡行、卡组织、收单机构、商户及信息处理商等多个环节 [2] 行业解决方案与升级方向 - 推行支付标记化技术 用动态令牌替代静态卡号 [3] - 引入生物识别、行为分析等智能风控手段 实现从被动拦截到主动预警转变 [3] - 建立全球统一安全基准 由国际卡组织牵头制定跨境交易最小验证标准 [3] 跨境协同机制建设 - 需建立跨国协作机制和高风险商户黑名单共享平台 [4] - 简化跨境司法取证流程 加强监管协作 [4] - 风控能力必须从被动防御升级到主动智能 需要支付产业链各方协同联防 [4] 用户风险防范 - 国际卡持卡人需深化风险意识和风险教育 [5] - 对账户信息、授权和使用场景保持谨慎态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