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提纯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指数“提纯”:CXO被剔除 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1:27
指数调整方案 - 恒生创新药指数剔除7家公司 成分股数量从36只减少至29只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5家公司 成分股数量从34只减少至29只 [1] - 调整主要针对医药外包(CXO)公司 包括CRO、CMO和CDMO企业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的5家CXO公司原权重合计约20% [1] 调整原因与目标 - 调整旨在更准确反映指数追踪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公司的目标 而非服务提供商 [2] - 修改行业要求明确主营业务在CXO行业的公司将被剔除 [3] - 被剔除的CXO公司涨幅均不及指数整体表现 剔除后更能体现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 [1] - CXO公司不直接持有创新药核心知识产权 不参与新药研发风险承担 不享有药品商业化专利授权收益 [1] 具体调整名单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金斯瑞生物科技、晶泰控股、药明合联、药明生物、药明康德5家公司 [3] - 恒生创新药指数额外剔除巨子生物、华昊中天生物 合计7家公司 [3] - 药明生物在两大指数中原权重均超8% 分别为第四、第五大权重股 [5] 调整后指数结构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为首批全部为创新药企业的ETF跟踪指数 [3] - 前五大成分股为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 权重合计超50% [3] - 恒生创新药指数前五大成分股为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中国生物制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 权重均在10%左右 [3] - 调整后生物技术权重从62%降至54% 药品权重从38%升至46% [3] 历史表现变化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3年回测业绩从3.2%提升至8.2% 2024年从-11.5%改善至-4.5% [4] - 自发布日至2025年7月31日 修订后年化收益率超47% 较修订前提升10.5个百分点 [4] - 恒生创新药指数2025年初至8月22日上升116% 跑赢恒生综指30.5%升幅和医疗保健业91.2%升幅 [4] - 截至9月2日该指数上升114.25% 达2021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4] CXO企业近期业绩 - 药明生物2025年上半年收益99.5亿元 同比增长16.1% IFRS毛利42.5亿元同比增长27% 毛利率42.7% [5] - 金斯瑞生物科技上半年收入5.19亿美元 同比增长81.92% 净亏损收窄85.46%至2546.2万美元 [5] - 金斯瑞CDMO收入2.47亿美元 同比增长511.1% 剔除礼新合作分成后仍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晶泰控股上半年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 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5] CXO行业前景 - 国内创新药资产加速推进至临床中后期 出海战略清晰 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成为重要资金源 [6] - 2025年第一季度起CXO行业收入利润呈现修复趋势 第二季度增长加速 [6] - 中国在成本、效率、质量三重优势下保持CDMO行业重要生产国地位 [6] - 监管趋严和新药研发差异化发展使CRO企业成为药企重要合作伙伴 长期需求向上 [6] - 美元降息预期增强 创新药投资热情高涨 生物医药IPO数量增加推动投融资景气度回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