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
icon
搜索文档
*ST元成: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立案调查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6:18
立案调查进展 - 公司于2025年7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祝昌人同步被立案[1][3] - 截至公告披露日 中国证监会调查仍在进行中 公司尚未收到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经营活动和业务正常开展[3] - 若后续行政处罚认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1][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8233.93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79.50万元[2] - 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后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2025年年报不符合撤销要件将终止上市[2] -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及子公司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 存在资金划转受限及被划转风险[2]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每月披露1次风险提示公告 说明立案调查进展情况[3]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 指定网站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4]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17:36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7月25日、28日、29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触发异常波动情形[2][4] - 公司自查确认经营正常,市场环境及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且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5][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控股股东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8]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 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于2025年7月1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控股股东祝昌人也被同步立案[2][9] - 若后续行政处罚认定事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强制退市[9][20] - 公司董事长祝昌人曾因未披露代持股份事项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20][21] 财务及经营风险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700万元至-93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4500万元至-9100万元[3][10] - 公司近三年连续亏损且2024年度审计报告提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股票已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3][11] - 公司有1716035万元到期的闲置募集资金未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12] 流动性及股权风险 - 主要客户回款困难导致公司资金流动性面临重大挑战[13]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及融资融券股份占所持股份的9857%,被司法冻结股份占所持股份的6626%[14] - 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多次被司法拍卖,涉及公司总股本比例合计达1117%,拍卖结果均存在不确定性[15][16] 股权转让事项 - 公司拟向YOYODYNEINC转让硅密电子51%股权,但交割需满足先决条件,最终能否完成存在不确定性[17] - 此前因未能及时支付股权转让进度款,YOYODYNEINC已提起诉讼并主张损失赔偿[17]
ST纳川: 关于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11:51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基本情况 - 公司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第四项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1] -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包括董事长兼任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职位 董事辞职后未及时改选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公司章程规定人数[2] - 公司未制定投资管理制度 未对参股公司进行有效监控 导致未能及时发现泉州市启源纳川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经营风险 造成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核算不准确[2] 财务表现及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2022年度至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 分别为-4.22亿元 -5.13亿元和-3.07亿元[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 分别为-4.11亿元 -5.17亿元和-2.65亿元[2]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第六项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2] 解决措施及进展情况 - 公司已通过巨潮资讯网披露《关于聘任董事会秘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77)[3] - 公司正在通过多种渠道招聘具备相关要求的专业人才[3] - 公司已初步编制完成针对参股公司的专门管理制度 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待审核完成后将加强对参股公司的监控以降低管控风险[3]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承诺每月披露一次其他风险警示的进展情况 说明相关情形对公司的影响及为消除相关情形采取的措施[3][4] - 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指定媒体披露的信息为准[4]